高二语文:3.11 道士塔 课件 旧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高窟——“东方艺术明珠” 精美的飞天啊…… 我很虔诚! 斯坦因曾这样叙述:“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道士自被我开导以后,于是很热心地将卷子一捆一捆抱了出来。” 探究问题“我好恨!” 恨什么? 恨的实质是什么? 用哪些方式来写恨的? 你怎么评价这种写法? 恨什么? 恨的实质是什么?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此有中肯的论述: “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cǔn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入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通。” 怎样写恨的? 目击现场 直接对话 链环结构 请记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我们失去了文书、图卷、壁画、雕塑等宝贵的遗产! 我们失去了它们所蕴涵的可以轰动世界的敦煌学!! 我们真正失去的是—— 探寻二: 我们是怎样失去的? 王道士对瑰丽的艺术做了什么? 草刷下去,飞天不见了…… 栩栩如生的雕塑啊…… 铁锤下去,菩萨消失了…… 他破坏、出卖了文物, 历史已有评价 王道士——敦煌的罪人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24箱写本5箱绢画和刺绣,并拍摄壁画和塑像的照片;?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 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带走写经四百卷;? 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 1915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可是,我们能对他和所有的劫掠者们说什么,尽管他们无耻、狡诈、卑鄙?! 我们能用我们的文字如子弹把他们射杀在历史的风沙中么?能用我们的语言如钉子,把他们钉牢在文明的耻辱柱上么? 探寻三: 谁 之 过? 王道士是否该是 第一被告(第一罪人)? 证据线索: 1、从王道士本身出发 2、从外国人的举动和感受出发 3、从政府官员的行为出发 4、从作者的情感流露出发 起诉书: 被告人王圆箓,湖北麻城县人,清末年间一道士,负责敦煌石窟的看护及修缮工作。 被告于1907——1914年间大量毁坏和向外国寻宝者出卖文物,致使敦煌文物大量流失于国外。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给热爱祖国文化,珍惜祖国文物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其行为涉嫌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贩卖破坏文物罪,证据确凿。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乐山外国语学校高09届2班\3班最高历史法庭给予正确判决。 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你们有这么好的文化,有这么好的敦煌,却不知道爱护! ——华尔纳 “窃贼”如是说 鲁迅曾说: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就将东西糟掉,如果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清朝时的莫高窟 1、1900年,徒步行走50里,亲往县城,奉送经文——碰壁而返。 2、1902年,向新知县再次报告藏经洞的情况——就地保存,再无下文。 3、风餐露宿,行程800多里,奔赴肃州(酒泉)找道台——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 4、1904年,省府才下令就地保存,斗胆秘报老佛爷——泥牛入海。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探寻结果: 这一个( )的悲剧 时代和民族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