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村民忠诚的h调解员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docVIP

做好村民忠诚的h调解员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好村民忠诚的调解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记西头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材料 任世斌,现任铜川市耀州区演池乡西头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调解委员会主任。他是铜川市年龄最大的村级干部,也是干劲最大的一名领头雁。可以说,他将毕生的经历倾注在西头村的发展上。担任村上主要领导以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将昔日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村变成全市有名的先进村,满头白发,记录了这位农村基层干部二十余年的奋斗历程。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期间,围绕“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工作目标,他及时化解农田庄稼损毁、土地承包、土地占用、吃水用水、土地调整等重大纠纷案件。全村未出现上访现象,未发生刑事、治安案件,西头村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名列全乡前列。  危难中挑起重担,靠实干赢得尊重 西头村地处耀州区演池乡西南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群众居住分散,全村101户,396人,人员组成复杂,被当地俗称“九省十八县”。199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七二七事件”曾“炸响”全国,村班子瘫痪,人心涣散,村风不正,封建迷信邪教盛行,是全区有名的烂杆村。几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停滞不前,上级各项扶贫项目进不了村,群众意见很大,干群关系紧张。村民间出现矛盾纠纷无人调解,一件小小的矛盾甚至上访到市区,西头村也成了乡上头痛的一个村。为帮助西头村走出困境,演池乡党委经过调查走访,决定让该村群众威望较高的任世斌来担任村干部。听说他要当村官,家人不同意,村里也反响很大,他却说“我虽年近花甲,但西头村的现状,令我痛心,既然大家信任我,我不干出个样子来,就对不起大家”。凭借以前在乡建材厂工作的经验,他坚持边学边干,虚心向乡司法助理员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调解能力。在实践中,把握了丰富的调解民间纠纷的方法和技巧,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人坦诚、为人严谨,工作踏实,他用自己一腔热情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对每位村民反映的问题,他都认真听取,耐心解释,及时化解。 强基固本抓制度 积极实施“三部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西头村早日从零碎小事的喧闹中解脱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结合西头村民事调解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出发,老任从规范村级记住入手,相继健全了对调委会工作制度、重点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以及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严格实行了以“调查民间纠纷登记簿”、“普法宣传情况登记薄”为主要内容的民调工作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形成了事事有记录,纠纷有调节,工作有秩序的良好工作机制。充实了3名义务调解员,并将3名调解员划岗定责,分组到户,确保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西头村问题症结的基础上,老任认识到西头村的“短腿”在于村级经济落后,村民生活还不富裕。如果经济发展上去了,村民生活好了,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于是,作为村级班子的主心骨,他在全村积极实施所谓的“三部曲”,即 “铺底子,挣票子,补脑子”。 第一步,多方争取“铺底子”。西头村有“三难”,住房难、用电难、行路难,致使村里小伙子娶亲难,农副产品销售难,产业发展难。要致富先修路,从2002年开始,先后投资80余万元,拓宽改造村级主干路8公里。 新秀2公里水泥路,巷道2公里。历经5年,解决了西头村的出行问题。同时,争取资金41万元,改造全村电路。在解决出行、用电等问题时,他也着手解决全村群众居住条件差问题。他积极争取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从2003年开始,先后争取150万元,分期分批实施86户396人整体搬迁,建房580间10625平方米。同时,又争取资金36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为101户群众通上了自来水。他还争取到沼气池建设项目,全村共建沼气池86户,群众家家用上了干净环保能源,改变了做饭冒黑烟的陋习。2008年8月,省、市沼气池推广现场会在西头村召开,西头村的沼气池建设为全省沼气池建设提供了先进经验。 第二部,创造条件“挣票子”。依托临近煤矿和石料厂的地域优势,他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汽车运输业,养殖业,村里一切提供便利。2004年,争取资金128万元,进行流域治理,旧宅基地复垦利用,平整土地307亩。同时,他把果业作为全村主导产业来抓,发展新优特品种,先后新栽核桃1500亩、花椒600亩、药材200多亩。推广苹果“四项关键技术”,提高果品商品率,全村苹果面积已达816亩,建成650亩优质苹果示范园,西头村已成为全区苹果专业村。近年来,发展养殖大户10户,养鸡2万多只,使全村的粮经比达到3:7,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00元,果业收入占到了群众总收入的80%以上,西头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示范村。 第三部,积极开展“补脑子”。结合“两室建设”,老任积极争取市区的支持,建起了240平方米的两委会,建立了村民活动室,图书室,锣鼓队以及红白理事

文档评论(0)

xiongdi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