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论顾况山水诗蕴含的思想意蕴及其成因
学 院 人文学院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现代文秘101 学 号
姓 名 管佳芳
指导教师 张幼良 职 称 教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顾况山水诗蕴含的思想意蕴及其成因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课题来源
顾况是处于盛中唐之间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他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六朝,其思想深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释、道互补的时代潮流的思想,再加上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因此他的诗有着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思想风貌。他以洒脱不羁的方式继承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创作了具有重大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有描写山水风光的、有表现田园乐趣的、批判朝政昏暗现实的,还有咏画、咏音乐的等。通过我对顾诗的拜读,觉得其笔下的山水诗,凝聚着画家的技艺和匠心,具有绘画一样的艺术美。山水,是顾况诗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是把握顾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另一方面,从我翻阅的学术资料来看,对于顾况的研究大多都是就诗论诗,感觉对其研究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我想抓住其山水诗,从而来了解其人,近一步深入挖掘其诗所含意蕴及其成因。经过我与导师的商量与讨论,肯定了论文的可行性,确定了这个题目,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研究,给大家带来新的认识。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纵向的深入研究,挖掘出顾诗自身的独特魅力,并试图以其山水诗为切入点,通过对他的山水诗的解读,来挖掘诗所蕴含的感情,并分析其成因,从而来了解其人。使其更加全面完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让大家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我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项目研究的水平。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第一手资料是《全唐诗·顾况集》,它收录了顾况诗歌四卷共245首,断句10则。目前研究顾况诗歌的主要依据是赵昌平校编的《顾况诗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和王启兴、张虹编注的《顾况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这两本书主要对《全唐诗·顾况集》里顾况的诗歌进行校点、注释。此外,涉及顾况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唐才子传校笺》,蒋寅的《大历诗人研究》,孟二冬《中唐诗歌的开拓与新变》、顾易生《顾易生文史论集》等。
20世纪以来研究顾况的论文主要有:顾易生的《顾况和他的诗》(《复旦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傅璇琮的《唐代诗人丛考·顾况考》、赵昌平的《关于顾况生平的几个问题——兼与傅璇琮先生商榷》(《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以及胡正武《顾况任新亭监时地新考》和《顾况浙东行踪考略》等文。这几篇论文主要对顾况的生平进行了详细地考证。20世纪80年代有关论文有王启兴的《顾况的文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邓红梅的《顾况诗歌新论》(《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赵昌平的《“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这三篇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创作方式。风格特点等方面对顾况诗歌作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到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顾况,研究顾况的队伍开始壮大。对于顾诗的研究角度越来越新颖,研究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主要有雷恩海的《天心月胁,骏发踔厉——顾况诗歌新论》(《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1年第3期),周明秀的《顾况:在李白与李贺之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对顾况诗风的再评价》(《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6期),柏秀娟的《独倚长剑凌清秋——论顾况诗歌的盛唐艺术精神兼及绘画创作》(《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谈顾况与佛教的因缘及其诗歌创作》(《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陈耀东、陈思群的《承先启后,探求新奇——顾况诗文纵横谈》(《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另外专著中涉及到顾况的有:美国人宇文所安的《盛唐诗》,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2卷),蒋寅的《大历诗风》、《大历诗人研究》,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孟二冬的《中唐诗歌之开拓与变革》,胡适的《白话文学史》等。
分析:纵观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于顾况诗歌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于顾况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对于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顾况的生平经历的考证;(2)顾况诗歌整理,校注;(3)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