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理分析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ocVIP

河流治理分析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流治理分析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度无法将干流河水送往下游敦煌的疏勒河,将要恢复全线通水了。国务院6月下旬批准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决定从今年起,对疏勒河水系进行治理,从中“挤”出3800万立方米生态用水,注入尾闾敦煌西湖。这意味着未来5年,敦煌的生态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望重新获得疏勒河水的补给,缓解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回顾疏勒河流域治理开发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历史,一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历史。一、甘肃最大的自流灌区疏勒河是我省三大内陆河之一。它是我国为数不多向西而去的内陆河。它源于祁连山,出昌马峡,甩头向西,穿越瓜州到达敦煌,渡玉门关继续西去,进入库姆塔格沙漠。据史书记载,古时疏勒河大水滔滔,直奔罗布泊而去,依河伴行的大道便是“丝绸之路”。在蒙古语中,疏勒是“水草丰茂”的意思。但是,许久以来,疏勒河流入罗布泊已成了“传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它的干流亦不能流入敦煌。疏勒河水系自东向西由白杨河、石油河、疏勒河干流、榆林河、党河、敦煌南湖4条泉水沟以及安南坝河等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修建了双塔水库、党河水库和榆林河水库。随着几个水库的拦截,疏勒河各支流大部分引入水库用于灌溉,流入疏勒河干流水量锐减,导致疏勒河内陆水系解体。为了治理疏勒河流域,1996年,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简称疏勒河项目)被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始实施。目前,疏勒河流域内辖昌马、双塔、花海三大灌区,“滋养”着酒泉市的敦煌、玉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瓜州县的134万亩耕地,是甘肃最大的自流灌区。二、不断变奏的治理之曲疏勒河项目是以水利灌排、农业开发、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业供水为主,兼水力发电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项目于1996年开工,工期。项目开发之初,旨在根据我省提出的“兴西济中、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亿美元,通过兴建水利工程,新开荒地,改造原有灌溉区,安置我省11个贫困县的移民,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1997年,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开始建设,拉开了疏勒河项目建设的序幕。当时项目的规划是,总灌溉面积万亩,安置我省中南部干旱地区和高寒阴湿山区的20万移民。不容忽视的是,疏勒河项目区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年降雨量仅47毫米-63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以上,流域内有大量的风蚀、盐碱地貌,是沙尘暴的高发区,疏勒河无疑是绿洲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虽然疏勒河项目在开发之时建立了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但项目前期工程建设已造成一些生态问题。疏勒河上游修建水库后,造成古河道来水减少,下游断流,地下水迅速下降。大规模的移民开荒计划,必将进一步加剧用水矛盾。水资源开发程度太高,势必会影响流域内尤其是下游生态平衡,制约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我省重新审视了疏勒河项目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项目进行了中期调整,适时调整了项目建设规模。将总灌溉面积由原设计的万亩调减为万亩,其中新垦荒地总面积由原设计的万亩调减为万亩;移民规模由原规划的20万人调减为万人。水资源利用率由%调减为67%,林地覆盖面积由11%提高到15%。“中期调整统筹了水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做到了科学配置,对流域生态建设及修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疏勒河流域管理局局长李峰说。至,此项甘肃目前农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全部结束,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设施配套程度显著提高,实际移民万人,完成土地开垦万亩。为了有效保护敦煌绿洲,在开始每年向下游生态调水之后,现在,疏勒河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又被列入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中。灌区将通过渠道衬砌、改造配套渠系建筑物,田间配套管灌、微灌、渠灌等手段,加大节水改造力度。规划到2015年,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7800万立方米,使疏勒河干流河水经玉门关断面入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到2020年,与党河河水汇合后进入西湖水量稳定在3800万立方米以上。三、流域治理的绿色梦想将干流河水送往下游敦煌,疏勒河从区域用水向全流域统筹用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实,这几年,疏勒河流域管理局已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努力。推动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了疏勒河流域管理局一大着力点。他们对流域内各用水单位取水控制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并落实到县、乡、村、组,做到了用水单位有总量,亩均有定额。还建立起一套健全完善的“阳光水务”公开体系,使老百姓在明明白白用水的同时,和他人比配水计划,比亩均水费,节约起了一点一滴。正是在这样的“攀比”中,玉门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村民吴生明学着其他村民调整起了种植结构。以前,他家12亩地种的全是小麦、玉米。去年,他将4亩地改种成葵花。“收入高不说,一亩地一年还省400立方米水,也就是省近40元水费。今

文档评论(0)

xia1960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