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八 章 方 药 总 论
第一节 中 药 总 论
一、概述:
(一)何谓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简之:凡是按照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来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
(二).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
起源: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和形成,是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分不开的。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的记载和“医食同源” 之说。
发展:植物药火-------陶器------汤液自然生长药------人工栽培动物药------- 猎兽、禽------人工驯养矿物药-------化学药品酿酒、炼丹天然药------人工栽培------国外进口
剂型-----汤剂
其它:膏、丹、丸、散、片、胶囊、冲剂、糖浆、颗粒剂、针剂等。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作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中药的疗效,发展了中国医药学。我国地广物博,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盛产药材的国家。
中药誉称为“中华民族的国宝” 。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365种。
唐代《新修本草》 850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1892种。
现代《中药大辞典》 5767种。
二、中药的命名:(了解)
1. 因形得名:
2. 因色得名:
3. 因气得名:
4. 因味得名:
5. 因部得名:
6. 因时得名:
7. 因地得名:
8. 因效得名:
9. 因人得名:
10.因音得名:
11.因故得名:
三、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了解)
道地药材---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
炮制------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四、中药的性能:*(重点)
中药的性能-----主指中药性味和功能。
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一).四气(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
平性:药性平和
(二).五 味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还有淡味和涩味,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习称五味。
五味的作用:能散:发散----治疗表证的药物:麻黄、薄荷。
辛能行:行气、行血----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 香附、川芎。能补:补益----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
甘能缓:缓急止痛----饴糖缓急止痛能和:调和药性、和中----甘草调和诸药
淡能渗:渗湿----薏苡仁
(附于甘) 能利:利水、消肿----猪苓、茯苓
能收:收敛----敛汗、敛气,用于体虚多汗,酸肺虚久咳,五味子能涩:固涩----止泻、涩精、缩尿、止带、止血通泄----通泻大便:大黄通下泻火能泄降泄----降泄肺气:杏仁降气平喘苦清泄----清泄热毒:栀子清热泻火能燥温燥----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寒燥----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
能坚阴:泻火存阴----黄柏、知母
咸 能软----软坚散结:瘰疬、瘿瘤、痰核:
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能下----泻下:芒硝泻下通便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三).升降浮沉(了解)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升____上升降____下降浮____上行发散沉____下行泄利。升与浮、沉与降的趋向类似,不易严格区别,故通常以“升浮”、“沉降”合称。
升浮类药: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如麻黄、桂枝、柴胡。
沉降类药: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如厚朴、五味子、大黄。
(四)归经(了解)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五).毒性(了解)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中药的毒性分三级:大毒、有毒、小毒。
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草乌、川乌、马钱子等。
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归为“有毒”。如附子、商陆等。
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
(六).中药的配伍:* (重点)
1.配伍七情:
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功能、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称为“中药配伍” 。
将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 ,简称“中药七情” 或“配伍七情”。
(1)单行*:只用一味药治疗疾病。独参汤。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文献学之六辑佚与辨伪.ppt
- 6生物07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练习.doc
- 6纠结.ppt
- 6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风来了PPT.ppt
- 6腹 痛1.ppt
- 6莫泊桑拜师.ppt
- 6艺术美.ppt
- 6藤野先生.ppt
- 6讲章六.ppt
- 6讲 科学技术观.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