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
第一节 情绪的发展
某些基本情绪的发展
儿童的情绪生活有生物进化的根源,婴儿生下来的头几周,就能从他们面部表情推测出他们已经具有所有的基本情绪。
快乐
新生儿,对合适的触摸、声音和动觉刺激作出微笑的反应。
2~3m,对成人注视作出自发的社会性微笑
3~4m,对非常兴奋的刺激大声发笑
6~8m,见到下班的爸爸、妈妈(对父母的趋近的高兴)
10~12m,对惊奇的事件发笑,如藏猫猫
恼怒和惧怕
新生儿,对不舒服的刺激作出恼怒的反应,如哭叫
4m开始,啼哭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刺激范围变大
惧怕情绪在第一年的下半年开始有所增加,如不敢玩发声玩具,认生,分离焦虑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反应
头几个月,能跟抚育者面对面地模仿和匹配各种表情,
7~9m,情绪知觉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将面部表情作为整体模式加以识别,如区分积极表情和消极表情,从而作出不同反应。
1岁,开始能利用别人的表情作为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2岁,能够认识到情绪经验的主观性,即别人的情绪体验和自己不同
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
2岁,出现更高等级的情绪——自我意识情绪,这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如内疚,如妒忌,如骄傲
情绪自我调节的开始
指利用一定的策略来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
头几个月,还不懂得情绪的自我调节
当学会爬行和行走,会主动远离不愉快的刺激
第二节 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在个体中发生的较迟的心理机能,是随着言语和随意运动的掌握而形成的。
意志活动的萌芽
随意动作的发生发展
言语调节机能的活动
自我言语调节作用
意志活动的发展
最初的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
2、3岁,第一反抗期
这一危机的解决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独立性给予更多的支持,并注意合理的知道,子女就能发展一种自主感,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更积极的探索客观世界,否则则产生自卑感,不敢大胆尝试。
自我控制的出现
第二年上半年,能够认识抚育者的要求和愿望,能听从成人的简单吩咐。但是有时会不听话,成人要特别耐性,并给其尝试的机会。如果照顾是温暖、体贴的,要求是合理的,学步儿是能遵从指导的。
良好的抚养方式能促进别人-外部的调节转变为自我-内部的调节。
延迟满足实验
抗拒诱惑的能力18-30个月稳定上升
意志的培养
第三节 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气质的发展
气质是指在个体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在行为方式上以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表现出来的心理的动态特征。
气质代表了个人稳定的情绪强度。
气质的测定
九个维度
活动水平 活动时限 节律性 各种功能活动的节律性 注意的转移 依据环境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 趋向与退宿 对待新事物的反应 注意广度 从事某种活动时稳定注意的时间 适应性 对环境中变化能够很快适应 反应强度 反应的能量水平 反应阈限 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心境质量 持续的情绪状态 气质的分类
三种类型儿童
容易型儿童 40%
面对新情境,他们比较主动而不是退缩,适应性强,通常伴有积极情绪
困难型儿童 10%
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迟缓型儿童 15%
不活跃,抑郁,面对陌生情境时表现出退缩,适应较慢
其他儿童不能归如以上任何一类,有独特的气质特征模式
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是非常稳定的。
儿童气质的改变取决于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度。
困难性儿童:
父母始终保持平和,坚持让孩子遵守规则,但也允许他们慢慢适应。这些儿童逐渐就会不那么任性。
迟缓型儿童:
父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前进,不催促不责怪。不仅改进学习成绩,而且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影响气质的因素
遗传
来自双生子的研究
来自害羞儿童的研究:对新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1岁,新奇玩具
种族差异:中国婴儿比较安静
性别差异:男孩活动水平高,胆子大,女孩焦虑
环境
儿童不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而是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去影响环境。
不同的气质特征及其人们对其做不同的反应。
文化差异:中国母亲喜欢用安静、沉静的方式抚慰婴儿,对啼哭敏感
美国母亲和孩子分开居住,经常用丰富生动的表情抚慰婴儿,对啼哭也不显得那么紧张
依恋及其发展
生命头两年形成的亲子依恋直接影响着儿童今后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父母-婴儿依恋:父母和婴儿的强烈情感联系
1、来自生物学的研究
婴猴在出生头两年如果被完全隔离,行为会变得极不正常。它再不象其他猴子一样玩耍或交配。它受到攻击时,或者缩成一团,或者逃走,不能自卫。而且这种行为的损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2、依恋的发展
依恋的发展规律
(1)前依恋阶段(0~6周)生下来就具有促进依恋发展的自发行为
(2)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对所有人的关注都感到快乐
(3)依恋形成阶段( 6、7个月~18个月)
分化的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H恩德斯·豪斯 Liquicap M FTI52电容液位开关操作手册.pdf VIP
- CNAS产品质量手册.docx VIP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讲义.ppt
- 体例格式12:任务7教学单元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之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2016年会计培训课件-《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ppt VIP
- 15MR201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 .docx VIP
- SHS 01030—2019 阀门维护检修规程.docx VIP
-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课件(共29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