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教育社会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教育社會學 【教 育 社 會 學 人 物】 Comte─社會學之父 1.社會演化三時期「神學→玄學→科學(實證)」 2.社會動學(社會變遷) vs. 社會靜學(社會秩序與安定) Spencer─有機比擬論 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 Durkheim─社會連帶論 1.由社會觀點分析社會現象,認為共同信念與價值使社會凝固 2.提出「社會連帶」、「集體意識」概念 華德─社會導進論 ※受Dewey影響 ※教育會促使社會進步 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改進社會,又被稱為心理學派的社會學者 ※社會科學:主要目的為「公民教育」 【社 會 教 育 學 演 進】 ~~Getzels Thelen 班 級 社 會 體 系 理 論】團體規範面(制度中的角色期望) ※社會系統模式 1.人類在社會體系中表現社會行為受個人情意(個人傾向)影響 2.強調每個體有獨特人格需要 3.強調制度上應具合理性 4.人格社會化:教學情境中改變途徑,可約束個人情意的傾向,以符合團體規範要求【社 會 化】個人獲得必要的價值與規範,發展適當的角色與知能,以符合團體規範要求成為合宜的社會成員之歷程 ※「正式教育」是社會化過程中最有效的 1.家庭是個人最先接觸的社會團體,也是形成個人人格的主要場所 2.同儕團體是影響學生社會化的重要因素,遊戲是同儕互動的重要型式 ※Mead同塑型文化:人向同年紀、同輩分者學習 歷程 1.濡化:文化的內化,逐漸形成社會文化環境所接受的文化行為模式 2.涵化:個人和團體因為不同文化系統的接觸而產生變化,導致同化、滅絕、適應等現象 ※清末中體西用 理論 1.Cooley鏡中自我:透過別人對自己的眼光而了解自己 ※個人對自我形象的自覺感受 ※個人參與團體,與人相互比較,由團體眼中看見自己,因而改變自我覺知和判斷,此團體稱為「參照團體」 2.Freud精神分析論 3.Piaget認知發展論 4.想像觀眾:自認自己是焦點,想像大家都在看他,而產生不定的想法,進而手足無措 【社 會 階 層】一個社會體系中,各種不同角色與地位,因不同的特權、聲望、影響力、權力,形成較持久的社會等級狀態 【社 會 流 動】各階層之間的成員有相互流動的雞會,教育是個人獲取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 ※教育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流動方向 1.水平流動:從另一社會位置到另一同等位置,職位雖有改變但仍停留在同一社會階級中 2.垂直流動:階級地位的升降,分向上流動和向下流動 流動影響 1.代內流動:一個人一生中經歷不同的社會階層地位 2.代間流動:不同世代間的社會階級作為比較(父、子) 不同研究需要 1.淨流動:代間流動 2.互換流動:各階段人數在某兩點時間交換位置而造成的流動(有人向上必有人向下) 流動因素 個人或團體由一社會階級流向另一階級,流動不代表社會位置改善 1.競爭式流動(才學式):憑個人和努力得來的社會地位 2.贊助式流動(家長式):源自個人出身而擁有的社會地位【教 育 機 會 均 等】立足點平等,非齊頭點平等;積極彌補外在條件缺陷,促進齊頭點平等 ※1990年南非取消種族隔離,維護黑白人間的教育機會均等 公平 1.水平公平:具同等地位的人應負擔同等稅額 2.垂直公平:不具同等地位的人負擔不同稅額 ※積極的差別待遇 ex.民國88年教育基本法(教育的憲法)第4條:人民無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機會一律平等→水平公平;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其他弱勢族群的教育,應考慮自主性與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扶助其發展→垂直公平 EPA教育優先區 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分配、運用教育經費or資源,使教育水準落後地區得以獲得充分支援 ※首要地區為「山地離島」 教育選擇權 家長和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內,有選擇學校的自由和權力 ※源自美國教育卷→教育市場化 ※教育券、特許學校、在家教育 ex.教育基本法第8條: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的責任,並得為其子女的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的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權利 【教 育 成 本】 直接成本:政府付美生的教育費用和學生在學期間繳納的學雜費用 間接成本:學生放棄所得後失去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學生就學所遭受的損失 ※Schultz:人力資本、教育投資【學 校 科 層 體 制】 專業分工:科任教師 層級節制:校長→決策、主任→管理、組長→技術 學校均建立書面資料 依法行事 用人唯才 人員專用:教職人員以專任為主,除了法定規定之外,不得兼職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34條 學校人員工作依法受保障 ※憲法165條 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 (1)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者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