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钢新体系2250mm热连轧机组工程旋流井平台模板支撑体系
专
项
方
案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人:
编制单位:中国二冶一公司
编制日期:2013年6月1日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目标 1
2.编制依据 1
3.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2
3.1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2
3.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2
3.3危险源的监控 3
4.支撑系统设计 3
4.1支撑系统选型、选材 3
4.2支撑系统构造设计 4
5.施工部署 6
5.1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6
5.2施工准备 7
6. 高支模施工 7
6.1施工顺序(流程) 7
6.2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7
6.3混凝土浇筑 8
6.4支撑系统拆除 9
7. 施工安全管理 10
7.1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10
7.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0
8.质量保证措施 11
8.1质量控制管理流程 11
8.2质量管理制度 12
8.3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3
9、应急预案 15
9.1编制目的 15
9.2适用范围 15
9.3岗位职责 15
9.4抢险组织机构 16
9.5.应急抢险程序 17
10、验算书 19
11、附图 65
旋流井平台梁板模板支撑系统钢管剖图 65
节点图1 66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包钢新体系2250mm热连轧机组工程——旋流沉淀池工程,旋流沉淀池直径34.9m、±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048.30m、刃脚底标高为-39.51m,施工现场自然地貌在1038.30m左右起伏,拟建场地地下水埋藏于现地表下3m左右。旋流井由内外筒体构成,外筒直径34.9m,筒壁厚度为1m~1.45m;内筒直径7m,筒壁厚0.5m。底板最低标高-35.900m,最高标高-22.650m,整体成“倒圆台”形式。井内共有三层平台,分别为-23.450m平台板厚500mm,支撑高度为12m;-10.450m平台板厚200mm,支撑高度为22.3m;±0.000m平台板厚150mm,支撑高度为10.3m。旋流井外筒壁已施工至-3.0m,底板施工完。
1.2工程目标
1.2.1工程质量目标:创冶金行业优质工程。
1.2.2安全施工目标:实现“无因工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的“五无”安全目标。死亡频率控制为零,杜绝一切重大伤亡事故,实现安全文明施工。
1.2.3施工进度目标:开工日期2012年7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7月15日。
2.编制依据
包钢新体系2250mm热连轧机组工程施工图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修订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参考资料:
如《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666-2011
品茗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0版
3.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3.1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a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b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c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d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e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3.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3.2.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
a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剪刀撑等。
b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剪刀撑等。
c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
d脚手架基础(如所支撑的楼板强度未达到要求)承载力不足。
3.2.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a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
b作业层未铺满脚手板或架面之间的间隙过大。
c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和坠落。
d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
3.2.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a在搭设和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
b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
c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
3.2.4不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