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一、各章参考文献第一章 导论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2、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13、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5、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22、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5、美国商务部,《当今商业概览》,1976年一月号。第三章 经济增长1、Jones, “An Introduction to Mordern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McGraw-Hill Co., New York, 19762、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A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i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3、http://www.bris.ac.uk/Depts/Economics/Growth/4、/book/zhengzhi/jjzz/index.html5、/chinese/mingzhu/jingjizhang/jingjizhang.html第四章 失业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兰荣华,《我国当前失业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措施》,载《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4、屠艳萍、毕金华,《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社会稳定》,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5、/fsbr/esbr.html第五章 通货膨胀 1、Gordon, “ Milton Friedman’s Monetary Framewo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19822、Ritter and Silber, “Principle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5th Ed, Basic Books Publishers, New York, 19863、钟儒刚,《通货紧缩的经济实质》,载《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4、于学花,《试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换位的条件》,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5、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4期。6、林桂芝,《中国政府治理“通胀” 与“通缩”的实证分析》,载《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2、Fink, “Supply Side Economics”,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 19823、叶明法、邓于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成因探析》,载《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4、刘远坤,《商品化是我国农业转型的基础》,载《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第5期。5、宋先道,《中国居民储蓄动机和运用流向分析》,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七章 总需求理论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2、Hall and Tayler, “Macroeconomics”,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13、李松龄,《国民收入决定原则:“价值说” 与“财富说”》载《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4、郑茜、章晓英,《消费结构与社会保障》,载《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5、谢富胜、包先建,《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载《安徽机电学院学报》。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2、Branson, “Macroeconomics Theory and Po

文档评论(0)

wenku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