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声计算公式汇总-2015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水 1、水质参数的排序指标ISE(越大影响越大): 2、单项水质参数评价: , , , 式中: 3、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零维:充分混合、持久、恒定、连续) 式中:c——污染物浓度(垂向平均浓度,断面平均浓度),mg/L;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Qh——河流流量,m3/s。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恒定流及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4、S-P模式: 5、河流一维稳态模式:(充分混合、非持久、恒定、连续) 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恒定流及废水连续稳定排放。对于持久性污染物,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中,可以采用综合消减系数K替代(K1+K3)来预测污染物沿程变化。 6、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公式(《导则》P85): ,其中,B—河流宽度;H—平均水深;u—河流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1m/s2;i—河流底坡,m/m。 7、混合污水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8、工业污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计算: 9、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总量: 二、气 1、风频公式: 2、大气污染物质量指数: 3、等标排放量(m3/h): (m3/h) 4、排气筒下风向一次(30min)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 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g/s;He—排气筒有效高度,m;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σy和σz分别为Y和Z方向的扩散参数 ;;; ; 5源强Q(mg/s): ; 式中:G为用煤量,mg/s;S为燃煤硫分,%;0.8为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即煤中的硫有80%为可以燃烧的硫;A为燃煤灰分,%;ηA为飞灰占灰分的比例(与燃烧方式有关),%;η为除尘效率,%;ηS为脱硫效率,%。QN为废气体积流量,m3/h;常用引风机风量表示,即QN=Q排风量;Q排风量为风机的排风量,m3/h;CSO2为SO2排放浓度;Q为污染源源强,mg/s;废气体积流量, 那么污染物(SO2或烟尘)排放浓度则为: ,即, 若污染物在排出之前经过处理,其处理效率为ηB,%;则,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 ,即, 抬升高度公式: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1)Qh≥21000KJ/s,且ΔT≥35K时: 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Qh=0.35PaQvΔT/Ts; 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 (2)当2100KJ/s≤Qh≤21000KJ/s,且ΔT≥35K时: 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 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 (3)当Qh<2100KJ/s,或者ΔT<35K时: 7、污染源下风向轴线浓度公式: 其中,He为排气筒有效高度。He =H+ΔH;Q为单位时间排放量,mg/s;U为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P分城市和乡村,E、F在一类。σy为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σz为铅直扩散参数,m;σy =γ1Xα1,σz =γ2Xα2为取样时间0.5h时。σy1 =σy0.5(τ1/τ0.5)q时间修正。1h时q取0.3。 α1为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为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1为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2为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X为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 8、气温垂直递减率:,其中,γγd,稳定;γγd,不稳定;γ=γd时,中性。 9、锅炉耗煤量: 式中:G——锅炉燃煤量,kg/h;D——锅炉每小时的产汽量,kg/h;Q低——煤的低位发热值,kcal/kg;η——锅炉的热效率,%;i”——锅炉在某工作压力下,饱和蒸汽热焓,kcal/kg;i’——锅炉给水热焓kcal/kg,一般计算给水温度20℃,则i’=20kcal/kg。 10、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位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 (m2)计算,r =(S/π)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8、大气环境容量(修正A-P值法) 要求已知条件:①开发区范围和面积;②区域环境功能分区;③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i;④第i个功能区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ci;⑤第i个功能区污染物背景浓度 ①查总量控制系数A值(取中值)。 ②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 ③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值 ④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⑤确定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 9、内插法计算排气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