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课回顾
2、试管夹
3、玻璃棒
4、酒精灯
5、胶头滴管、滴瓶
7、烧杯
8、量筒
9、集气瓶
10、天平
11、实验室药品
三不原则:
固体药品取:
药品取用:
初三化学之空气
【学习目标】
(1)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组成及其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准确的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4)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
【知识精讲】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要点1】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汞、红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3、实验成功的关键:
(1)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燃烧作上述实验
(2)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
①红磷量不足 ②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
【要点2】空气的组成成分
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 _。
空气的组成成分:氮气:78% 氧气:21% 二氧化碳:0.03 %
稀有气体:0.94 其他杂质:0.03%
【要点3】混合物与纯净物
纯净物只含有单一成分的某种物质,如, 氧气,,二氧化碳等混合物是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纯净物组成的物质,比如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
【中考链接
1、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 D.葡萄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银 B.碘酒 C.不锈钢 D.矿泉水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冶炼铁矿石后得到的生铁 D.加热高锰酸钾反应后的剩余物
【要点4】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水里溶解度很小
【典型例题】
1、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合成氨制作氮肥 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 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3.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稀有气体:曾叫做“隋性气体”。这是由于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候.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作为稀有气体。
用途:(1)保护气 (2)电光源 (3)激光技术 (4)冷却剂(氦) (5)麻醉剂(氙)
4.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
性质 用途 状态 固体——干冰 舞台效果、人工降雨、制冷剂 密度 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法收集 溶解性 可溶于水 碳酸饮料 化学性质用途:可用作灭火器
【要点5】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1.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可吸入颗粒)
【典型例题
1、“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2、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 B.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
3、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9知识产权维护运用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煤矿合法股权转让协议9篇.docx VIP
- GB_T 9711-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doc VIP
- 导体结构设计.xls VIP
- 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 VIP
- 生殖医学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共6篇).pdf VIP
- 球墨铸铁管与其它管材的连接件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73-2023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