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复习论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复习范围和要点 一、重要的化学概念 (一)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例:洁净的空气、天然水、过氧化氢溶液、石灰水、碘盐等 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例如:水、纯净水、蒸馏水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铜Cu、汞Hg等 非金属单质: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Cl2、金刚石C、硅Si 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4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MgO、KMnO4、Ca(OH)2、NaCl 5 氧化物:由一种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水H2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H2O、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刚石C、石墨C、硅Si、金属(如:汞Hg)。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Na+ 和Cl-)。 相关概念: 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例:H、O、Fe、S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学式。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不可分),实则是原子核不变,而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一定要发生变化,否则就不能生成新物质。 元素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地壳里、生命细胞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元素符号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时还能表示一种单质如Mg。 H 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三)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化学式的含义(仿照水的写二氧化碳的) H2O 二氧化碳 CO2 微观 1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氢、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1。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宏观 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1 = 1:8 2.化合价 +1价:H、Ag、K、Na、NH4, +2价:Ba、Ca、Mg、Zn、Cu、Hg、Fe(亚铁) +3价:Fe(铁)、Al   -1价:F、Cl、Br、I、OH、NO3 -2价:S、O、SO4、CO3 (1)通常H显+1价、O显-2价是推算其它元素化合价的基础。 (2)具有变价的元素,重点是Fe可显+2价(亚铁)或+3价(铁)。 (3)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数字的意义(微观):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O:两个氧原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O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③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2O2 前面的2表示两个氧分子, ④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2Na+两个钠离子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2,O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2; 两个钙离子:2Ca2+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 (四)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燃烧、由燃烧引起的化学性爆炸、钢铁生锈、孔雀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杀菌消毒、食物(蛋白质、淀粉)消化、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释能等。 物理变化:木棍折断、冰雪融化、酒精或氨水挥发、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滤、蒸馏、物理性爆炸如车胎充气爆胎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对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溶解度)、挥发性、吸水性等。 3.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最常见的是热量的变化,即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4.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还伴随有发光、产生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