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与昆曲剧本中关于潘金莲的故事情节比较.docVIP

《水浒传》与昆曲剧本中关于潘金莲的故事情节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浒传》与昆曲剧本中关于潘金莲的故事情节比较   摘 要:昆曲剧本《潘金莲》对小说《水浒传》进行了改编,主要内容没有变化,只对个别情节进行了删减,并添加了有关情节。总体来看,改编比较成功,使潘金莲成为一个性格复杂、有血有肉的人物。昆曲保留小说的情节有:潘金莲挑帘失手;王婆贪贿说风情;何九叔偷骨殖。昆曲增加的情节有三场戏:嫁夫惊丑;游街重逢;会邻杀嫂。删减的情节有:郓哥闹茶肆与武大郎抓奸;淫妇药鸩武大郎。   关键词:《水浒传》 昆曲 潘金莲 情节   自《水浒传》问世以来,对小说中人物进行改编的作品较多。20世纪以来,对这部小说进行改编的川剧、越剧以及电视剧中所呈现的潘金莲,使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形象,改编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而上海昆剧团将潘金莲高质量地呈现在舞台上,剧本对《水浒传》中有关潘金莲的情节进行保留、添加与删减,造就了“另一个”潘金莲。在传承经典、弘扬昆曲艺术的同时,也试图为潘金莲翻案。下面,我们对小说原著与昆曲剧本《潘金莲》有关的情节加以比较研究。   一、昆曲《潘金莲》保留《水浒传》潘金莲的有关情节   潘金莲是一个典型的淫妇形象,数百年来受尽人们的唾骂与指责,昆曲作品《潘金莲》的故事情节与《水浒传》情节大致相同,其保留的情节可从如下方面看出。   (一)潘金莲挑帘失手   “挑帘”是有关潘金莲的一个经典情节,她在引诱武松不成后,迷住了西门庆。无巧不成书,昆曲《潘金莲》写道:“我失手把竹儿歪”[1],(第四场,第393页)《水浒传》写道:“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2](第24回,第213页)学者余象斗对潘金莲叉杆失手打中西门庆一事这样评论道:“金莲失手打着西门庆,非失手,乃淫心动欲,有意如此。”[3]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潘金莲有意而为之,是她的淫心所动。其实抛开潘金莲已嫁给“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潘金莲的这一做法也只是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用错了方法。不论是无意还是有意,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情节的设置,才有了西门庆与潘金莲情愫暗生,进而通奸,害死武大郎等一系列情节的展开。   (二)王婆贪贿说风情   王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从中牵线搭桥,才成就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情。她是一个极其贪财的人,昆曲中西门庆承诺到:“哈哈哈!我个好干娘,事成之后,谢??白银十两。”(第四场,第397页)《水浒传》中也有类似的话:“干娘端的与我说得这件事成,便送十两银子与你做棺材本。”(第24回,第216页)在她的心中,金钱至上,没有道德法律意识。为了成全西门庆,她设计了一条计谋,借邀请潘金莲来家里帮她做寿衣来试探她,王婆确实是个说媒的高手。她与西门庆精心设计谋划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一个贪财,一个贪色,形象逼真,的确是妙绝!另外,在谋害武大郎这一件事情上,她算得上是主谋。这样看来潘金莲的罪恶可以减轻一些。这些描写与《水浒传》的情节是相同的。   (三)何九叔偷骨殖   何九叔看似与潘金莲没什么关系,却是西门庆与潘金莲获罪的重要人证。他发现武大中毒的真相,说道:“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撩蜂剔蝎?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必然要发。”(第26回,第232页)他一方面害怕西门庆的权势,另一方面又畏惧武松的力量。最终,他偷藏了两块酥黑的骨头,这正是武大郎冤死的物证。昆曲剧本中,同样写他拿出了武大冤死的凭证。不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昆曲剧本中,何九叔这个人物没有什么改变,他都在祭灵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门庆惧怕武松知道真相,进而想收买何九叔。剧作者借九叔之口,揭露了西门庆通过贿赂来遮掩自己罪行的事实,没有这一人物的设置,就无法使武松杀嫂、祭灵雪恨的情节变得合理化。   二、昆曲《潘金莲》比《水浒传》增加的情节   比起《水浒传》,昆曲剧本是以潘金莲为中心的。剧本增加的情节对潘金莲的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事一幕幕上演,脉络十分清晰,情节简要紧凑,每场戏都很精彩、连贯而又完整地向观众展现了潘金莲曲折的一生。   (一)第一场:嫁夫惊丑   《水浒传》这一小说简单地叙述了潘金莲的背景:“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使女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第24回,第204页)一笔带过写了她拒绝大户之后,被惩罚性地嫁给了武大郎,也描写了她淫荡的生活:“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他倒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第24回,第204页)这样写似乎有些突兀、不合情理,否定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