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山原则 危害“金字塔” 危险“金字塔”现场实例 工业伤害事故原因比例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88% 物的不安全状态:10% 人力不可抗拒:2% 谁想发生工伤事故? 你的亲人? 你的朋友? 公司领导? 你的同事? 政府部门人员? 保险公司? 如果没人想要工伤事故,那为什么我们身边的工伤事故还在继续会发生…? 不可避免吗? 设备不安全,设施不安全…? 操作的方式不对? 所处的位置对吗? 命运安排? 外力因素? 有意的人为破坏? ……… 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A.潜在原因 缺少相关知识或培训 思想麻痹深信“这事不可能/也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没认识到:这是不安全操作习惯,对有些违章已经成为习惯 劳保用品不适合/有、但没使用/无所谓 对不安全现状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既:从没有人对此提出抱怨和意见 “麻痹大意“的态度;展现独立性,逞能,唯我能 优先观念错误:把生产,质量,自我舒服感…,优先于安全。 工作时的情绪、身体状况、工作士气等 B、主要原因 怎样预防工伤发生?提高安全意识 所以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各级管理层对各自层面的安全卫生应该直接负责. 所以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各级主管必须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纠正 工作中的安全和工作外的安全是同样重要的 同仁们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1)从外部环境因素形成或带来的危险。如地质危害等等; (2)从伤害机理识别危害。如物理危害(噪声、振动、辐射等);化学危害,火灾等等,作业环境危害,作业活动可能遭遇的危害,设备、设施所具有的危险,工艺过程可能具有的危险 等等。 (一)识别的总体思路可以包括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 导致损失的风险事故有哪些? 引起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风险事故所致后果严重程度如何? 识别风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如何增强识别风险的能力? 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整理识别的思路。 危险辩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进行危险辨识大体上可以分为: (1)从危害的机理上来辨识危险, (2)从工作的岗位及环境上来辨识危险, (3)从作业的性质来辨识危险, (4)从设备设施及工业流程上来辨识危险, (5)从布局、环境、结构上辨识危险等。 (二)危险源辩识的具体内容 ※从危害机理上辨识危险 各种形式的能量失控,都是导致危害的根源,其它生物、化学、物理、地质、自然作用导致的不利变化也是从机理与识别危害的途径。 物理危害:电,温度,噪声,振动,辐射,压力等 化学危害:有毒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及其他等)、腐蚀性物质、燃烧、爆炸危害,包括粉尘爆炸 粉尘危害 生物危害 生理危害:包括高强度体力劳动,非自然姿态工作,视听力损失等。 自然因素危害:如地震,气象,地质等。 机械危害 结构安全危害 交通危害 工作岗位及环境中是否有存在危害机理辨识中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是否合理; 岗位操作时,人与人,人与机的界面划分的合理性; 岗位操作的程序合理性及执行情况; 事故应急措施。 ※从工作岗位及环境上辨识危险 ※从作业的性质辨识危害 (1)特种作业:登高,起重, 电工,电焊,压力容器,运输等需 要资质及作业批准过程程序的作业; (2)与特殊工艺流程相关的作业:如在高风险生产过程的相关的作业,高风险工艺装置的操作,如爆破,采掘等等; (3)特殊作业; (4)非常规的具有危险的作业:如大型设备的安装,高风险装置的试运行、检修等; ※从设备、设施、工艺流程识别危害 主要生产设备大体上都与结构、运动、压力、原料、电气、控制、机械和其他物理,如光、辐射、化学过程相关,因此,分析这些设备、设施本身以及对周边环境乃至其他设备、设施的安全影响,是危害识别的一项主要内容 。 ※从布局、环境因素识别危害 这其中,包括了气象、地质等自然因素,也包括了如水、动力、交通等条件,还与设施与设施,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内部交通的问题,包括应急方案的需求。 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 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等。 道路及运输:运输、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及立体交叉。 建(构)筑物:防火、防爆、结构、层数、采光、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机械设备、 电气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