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传谦同志事迹
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32年如一日地执着追求;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倾注毕生心血筑起一架人梯;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在深山创造出旷世奇迹;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那么这个人就是他----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伊春市友好区第四小学副校长、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
1937年农历2月24日,李传谦出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县张维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因为家境贫寒,小学刚毕业就辍学了。1953年7月,经人介绍他来到伊春林区,在友好公安分局参加了工作。1964年因受妻子家庭出身富农的牵连,下放到巴彦县农村,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又回到了伊春。因李传谦热爱体育运动,篮球打得好,百米创过记录,田径各项均很出色,当时学校正缺教员,李传谦就在双子河林场子弟小学当了一名体育教师。从此,李传谦富有传奇性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1964年在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女队失利,给神州乒坛留下了令人痛心的创伤。鉴于当时国家女队的年龄状况,为攀登世界女乒高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国家体委和团中央也向全国发出号召,要求各地泛开展少年女乒运动。
一天,体育教师李传谦到学校教导处送一份材料,他突然看到了《关于在少年中倡导乒乓球运动的通知》。他的双眼仿佛遇到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心底为之怦然而动:李传谦决心以学校为基地,成立一支少年女子乒乓球队,为国家输送人才。一个边远山区的小学体育教师,要肩负起如此重任谈何容易。讥笑者有之,挖苦者有之。有人说,咱这山沟里要能培养出国家队员,那还要正规体校干啥?有人说,他李传谦是搞田径的,自己都没打过乒乓球,怎么能去教别人呢?
面对这些品头论足的冷嘲热讽,李传谦宽容地付之一笑。体育兴亡,匹失有责!自强不息的灵魂,穿云透雾的追求,让这位朴实的东北汉子铁了心。校领导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拟议中的双子河林场工农兵小学女子乒乓球教练的桂冠便戴在了李传谦的头上。而此刻,李传谦的冷静却超过了激动。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乒乓球技术和训练知识的贫乏。怎么办?没有越不过的高山,一个字,学!他跑遍了全市许多县区、跑到市体校,借来大量的在当时看来是那么珍贵的有关书籍挑灯夜读,甚至像古人那样,借着月光、星光、雪光苦苦钻研、思索。他还曾自费到市里、省里求名师指点。报纸上、广播里,凡是出现“乒乓球”三个字,他的听觉、视觉中就再也无法感知其他事物。直到他合上疲惫的双眼,学习始终是他赖以生存的一大需要。
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训练常识,紧接着那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也真实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设施,有的只是李传谦的一腔热情和两只手。 一连几天,李传谦吃不下,睡不着。他在校园里转一圈又一圈,当他转到学校那间旧仓库前时,眼睛突然一亮:“就是这儿了!”于是,一间被弃置多年的仓库成了他的少年女乒“训练基地”。接着李传谦又东庙烧香西庙磕头,“化来了”一些木板,请木工做了一张白茬球台,两块砖头、一根板条支起来当“球网”。他又要来一些薄板削成简易球拍,训场地和用品算是齐全了。他在全校8至12岁女孩中挑选了十多名队员,他的少年女子乒乓球训练队就这样诞生了。
打球是需要钱的,而学校没有这笔资金,只好自己筹措,尽管当年一只乒乓球才1角8分钱,可对于月工资63元,既要养活一家妻儿6口,又要赡养远在农村二老的李传谦来说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一向要强的他也免不了长吁短叹。好在妻子很贤惠,这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搞不懂乒乓球何以能像丈夫说的那样能为国争光,让“洋人”不敢小看咱们,可她相信丈夫、心疼丈夫,她隐约知道丈夫在干大事业。于是,每当丈夫回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时候,她往往深情地凝视着丈夫那又消瘦了许多的脸庞,然后默默无声地用那常年捡树皮、喂猪喂鸭的粗糙双手,在贴身的破线衣口袋里摸索出几张带体温的人民币:“拿去买球吧,原本打算给你买双回力鞋的。”“回力鞋就甭买了,我那双旧鞋补补还能将就一阵子。”李传谦知道,这钱是妻子从牙缝里一点一点挤出来,他真诚地感谢她。从那以后,为贴补球室之用,他和妻子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用过一件新物品。由于没那么多钱买乒乓球,李传谦捡回那些被打坏的球,用小细棒儿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塞旧棉花,他把这样的“棉花球”用线吊起来,让孩子们练打“吊线球”,这既增强了孩子们练球的兴趣,又省下了一些钱。
1966年冬,伴随着严寒降临的是那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空前浩劫。没有一个角落能够幸免,小兴安岭未能幸免,李传谦连同他的球队、连同他的“训练基地”无一幸免。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人的灵魂被扭曲了,连平日里那么可爱的孩子们也往往做出许多令人无奈之举。一些小孩仿效“成年人”的样子,在挖空心思地寻找“四旧”和“封资修”之余,也把目光瞄向了那间少年女乒训练室。有人往球台上扬炉灰,李传谦亲手扫掉;有人往球台上泼脏水,他亲自擦干。可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