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头幼儿园011学年第二学期大三班备课,第三周.doc

坑头幼儿园011学年第二学期大三班备课,第三周.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 三 周 2012年 2 月 27 日 活动名称 《小鸡长大了》 涉及领域 语言 执教老师 陈思敏 活动目标 专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鸡的成长变化过程。2、能观察、比较和发现公鸡和母鸡外形特征的相同与不同。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鸡长大了》故事图卡(见材料制作)。公鸡和母鸡的图片。鸡的成长变化过程图片。 重点及难点 能观察、比较和发现公鸡和母鸡外形特征的相同与不同。了解小鸡的成长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1. 请一位幼儿模仿公鸡的叫声,其他幼儿猜猜他扮演的是什么动物。 2. 出示《小鸡长大了》故事图卡,告诉幼儿有一只小鸡渴望快快长大,讲述 3. 与幼儿讨论: 小鸡东东喜欢爸爸的什么?(爸爸的叫声、红红的鸡冠、长 长的羽毛和强壮的翅膀。) 4. 出示鸡的成长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5. 出示公鸡和母鸡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 6. 告诉幼儿公鸡和母鸡都很爱小鸡,请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提醒扮母鸡的幼儿要尽力保护小鸡。 活动反思: 幼儿能专心听故事。能比较小鸡和成鸡的外形特征,以及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能投入地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对游戏很感兴趣。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 三 周 2012 年2 月 27 日 活动名称 《我的蛋宝宝》 涉及领域 美术 执教老师 陈思敏 活动目标 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美工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蛋宝宝,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生鸡蛋。各种美工材料,例如彩纸、水彩颜料、旧报纸等 重点及难点 活动过程: 1. 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生鸡蛋,请幼儿想象自己是狮子大王,拥有自己的蛋宝宝。 2. 请幼儿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为蛋宝宝设计一个有趣的造型,例如洋娃娃、小兔和青蛙等。幼儿可以用卡纸条围圈做成蛋托,把鸡蛋放在上面,避免弄碎它。 3.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为蛋宝宝起一个名字,并向同伴介绍作品。蛋宝宝可以留着等下一个活动再使用。 活动反思: 幼儿能发挥创造力,根据老师给的材料设计“蛋宝宝”。对活动很感兴趣。各个都很积极,有个别幼儿制作能力比较差。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 三 周 2012年 2 月 27日 活动名称 《漂亮的种子》 涉及领域 数学 执教老师 梁小梅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2、3的合成,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幼儿学具 重点及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2、3的合成与分解,并知道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 难点:引导幼儿正确记录分合式,并学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班上的窗户和门是怎样的。(们、窗都是两扇,左边一扇,右边一扇。)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漂亮的种子》,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集体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2、3的分解。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2的分解。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3的分解。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2、3 的分成。 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插片各三张来巩固对分解、组合的理解并记录在纸上。 第二组:教师引导幼儿用三支铅笔来巩固对分解、组成的理解,并记录在纸上。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 三 周 2012年 2 月 28日 活动名称 《谁的宝宝多》 涉及领域 数学 执教老师 梁小梅 活动目标 学习 20 以内的估数。 活动准备 每名幼儿一套材料 重点及难点 感知估数的方法和意义。 活动过程: 1、谁的蛋宝宝多? * 三个鸡妈妈生了蛋宝宝,请幼儿数一数,黄鸡妈妈生了几个 蛋宝宝( 5 个),并取出相应的数字卡、花鸡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12 个),并取出相应的数字卡,然后请幼儿不用点数的方法估数一下,黑鸡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并说明估算的依据。 * 可以引导幼儿从整体上观察三堆鸡蛋哪堆最多、哪堆最少、哪堆第二多。 * 请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黑鸡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并取出 相应的数字卡。比较哪个小朋友估算的与实际数量的差异最小。 2. 给鸡妈妈送饭 3. 总结讨论: 估数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会完全一样吗?(不会,会有误差) 什么情况下需要估数?(数量很多数不过来、不需要精确的数字、时间紧张时等)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