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高三校际联合检测
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伫立在昭君墓底下的石阶上,聆听着两旁葱笼的松林里,阵阵的微风不住地吟咏,是替王昭君唱一曲悲怆和深情的歌?我禁不住潸然泪下,脑海中呈现的是(留传/流传)至今的关于她的动人故事,真是思接千载,回味无穷。抬起头,蓦然望见,十来丈高的斜坡上,稠密的青草丛中,________________,红艳艳的,黄灿灿的,像是齐声叫唤着我。匆匆地快走两步,我却又踟蹰了,如此(草率/轻率)地去走近她,算不算是一种不敬湛蓝的天空里,不住地放射出晶莹的光彩,把我眼前的花草和树木,映照得明晃晃的,亮闪闪的。仰望天空,一朵朵缥缈的白云,轻轻地徘徊,似是来看望和凭吊这青冢,却又不愿打扰她,好让她耳根(清静/清净)。沿着石阶前一条清静的林荫小路,_________________,隐约瞧见了北边黝黑的荒山,还有连接在一起的田垄与房屋。两千多年前,王昭君历尽千辛万苦,风尘仆仆地来到塞外时,该目睹过什么样的风景呢?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悲怆 潸然泪下B.葱笼 踟蹰
C.黝黑 风尘仆仆D.缥缈 蓦然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传 草率 清静B.留传 轻率 清静
C.流传 轻率 清净D.留传 草率 清净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在盛开的野花稀疏地点缀着 默默地眺望,缓缓地徜徉
B.稀疏地点缀着正在盛开的野花 缓缓地徜徉,默默地眺望
C.稀疏地点缀着正在盛开的野花 默默地眺望,缓缓地徜徉
D.正在盛开的野花稀疏地点缀着 缓缓地徜徉,默默地眺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应该“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做到外圆内方,才能既受尊重,又能有很多朋友。
B.在安倍政权的强推下,日本正式实施新安保法,制造了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标志着日本一贯标榜的“和平国家”招牌已被摘除。
C.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面对安全事故,我们要防患未然,积极应对,把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D.丁俊晖打球沉着稳健,善于思考,控球细腻,竞技状态与日俱增,在世界台联官网公布的新一期世界排名榜上位居第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某药品批发市场存在无照经营以及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
B.今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届时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C.小李走上前去,指责城市管理人员对他的父亲开具罚单并没收其手推车的行为是极其不合理的。
D.屠呦呦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并发明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和听觉)和非审美感官(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区分,非审美感官涉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审美感官无功用欲念的牵挂。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阐述了柏拉图这一论断的深层内涵,认为美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实物,超出功用、欲念之上。视觉和听觉所感到的是事物的形式美,如线条之匀称、音调之和谐等,这些都不能供人使用。这一思想揭示、扩大和深化了“美在于声色”的含义,美由此而可以定义为超越功用欲念之意。但当前一些美学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所推崇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多紧紧捆绑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太少超越之意。美之为美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东西中把握无限的、理性的东西。法国17—18世纪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布瓦罗认为,美必须表现人性中理性的东西,亦即普遍永恒的东西,美要创造“典型”。西方美学由此进展到属于理性美范畴的典型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可以吸取西方关于典型美研究的有益成果,但并不需要亦步亦趋地跟随在西方之后片面地研究典型美,因为西方的典型美以感性显现理性为美,把人的自由精神境界放在超时空、超感性的概念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