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道德中“道”与“德”的分离现象
内容摘要:在现实世界经常存在德与道的分离现象,“惟道是从”并不那么容易做到,一则因为,宇宙的规律并不会自动的展露,再则,宇宙自身并非静态的永恒之物,依然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更何况,人类的认识同样存在局限性。德与道的分离现象本质上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人类中心主义扭曲了人与宇宙的关系,不符合宇宙规律。
关键词:德道分离 人类中心主义 主体
何谓道德,“道”是老子《道德经》中一个核心概念,在老子看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可道,非常道”,道即规律,是宇宙所有规律的集合,包含人类社会的规律,但并不是人类社会规律本身。“德”是符合道的行为规范。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应涵盖两个层面, “道育”与“德育”,人既要追寻客观的规律,认识规律,同时人的行为又不是随心所欲,而应遵循一定的准则,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为人处世,要遵循做人的起码标准。两个方面都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老子在其八十一篇的《道德经》中,也是分为道篇与德篇的。老子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道德。
一、实然状态的德与道的分离
1、人类的认知局限,在现实世界经常存在德与道的分离现象,“惟道是从”并不那么容易做到,处于人类社会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人,自身境域的差异行为规范也存在差异。实然状态的德与道的分离现象,一则因为,宇宙的规律并不会自动的展露,再则,宇宙自身并非静态的永恒之物,依然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更何况,人类的认识同样存在局限性。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新工具》一书,指出围困人们心灵的四类假象,种族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人类理解力依其本性容易倾向于把世界中的秩序性和规则性设想得比所见到的多一些。人类理解力一经采取了一种意见之后,便会牵引一切其他事物来支持、来强合于那个意见。由于以上三方面的理由,人类行为道德统一状态只是理想中的应然状态,实然的状态大多数情况下是德与道的分离。具体的道路似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波折式路径。
2、专注于现实的策略,据说在人类历史上,两位思想的巨人孔子和老子曾经有过会面,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问礼于李,孔子去,对其弟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从孔子事后的评价来看,孔子对于老子深邃的思想由衷的佩服,然而,老子对于孔子所主张的礼教,并不以为然,而是主张遵从“道”的生活,而反对遵从“礼教”(伦理)的生活。在老子看来“道德”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表明生活本意的性质,它不同于伦理,伦理表明的是社会规范的性质。在这场会面之中,老子是那样的智慧超凡,境界高远,相比之下,大思想家孔子的见解就显得特小儿科,陷于人事纷扰之中忧心忡忡。随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王朝的更迭并不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老子的无为思想成了消极避世的代名词,而儒家思想的精髓正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圣人孔子不能解决人类认识局限性的问题,因此,孔子采取了务实的策略积极入世,对于自己不能认识的现象,“子不语怪力乱神”,专注于现实的事物,致力于人类社会秩序的建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变动不拘的世界,追寻一份人世的安稳。显然孔子的思想适应于农耕文明的中国大地,秦皇筑起了长城,明帝实施了海禁,虽然几度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中总能峰回路转,儒家思想巨大的包容性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清军入关了,汉文化还是创造了最后的辉煌,人口激增,国民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一,直到新兴的西方工业文明强势入侵,古老的帝国再也无力自持,屡战屡败的挫折中清廷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打倒孔家店”的怒潮曾经席卷神州,然而,不知何时,孔子学院悄悄的漂洋过海了。
3、主体地位的确立,在西方社会,同样存在德与道的分离,只是称谓有所不同罢了,宗教在西方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地貌崎岖多样的欧洲,世俗的王是绝不可能和全知全能的上帝相提并论的,尽管人们不能知道上帝的模样,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为未知之物留下空间,或许是明智的,相信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坏处,就算是好处了。在牛顿诞生之前的欧洲,人的寿命不足40岁,很多人活着要忍受着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眼睁睁看着十几岁的孩子夭折并非个案,黑夜漫漫,有关女巫与精灵的虚幻故事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卑微的匍匐在上帝面前,各种社会规范都需打着上帝之名。牛顿开启了现代科学之门 ,在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中,人的主体意识开始彰显,人是理性的生灵,会思想的芦苇,对自己的行为有自主选择的能力,人类豪迈的开始现代科学之旅,大刀阔斧的征服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测秒杀技巧.docx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FIDIC-咨询协议通用条款-2006第四版-中文翻译.pdf VIP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4年修订).pdf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横河(Yokogawa)uR10000、uR20000通信接口使用说明书(中文).pdf
- 2024版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清单(默写).pdf VIP
- 幼儿园食育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ocx VIP
- BAKERHUGHS旋转导向简介教学.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