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雨水利用与产业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水利用与产业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概念雨水集蓄利用,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对天然降雨进行收集、储存,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在我国北方,一般通过工程措施收集雨水,如人工修建雨水集流面将雨水引入窖储存待用;在西南地区,则是开辟引流沟收集坡面雨水,引入蓄水池、水窖做生产生活用水;通过筑坝、截流,收集雨洪径流集蓄利用。开展雨水利用的必要性我国北方及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和干旱缺水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250-600mm,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缺乏。西南山区和海岛地区虽然年降水量达 800-1500mm,但 80%以上集中在 6-9月,季节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往往因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岩石裸露、土层脊薄、地下水埋藏深等原因,水资源开发难度大。由于缺水,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差,经济发展滞后。旱区群众一年四季为水而忙,仍摆脱不了 “忙在水上、穷在水上”的困境。由于缺水,争水、抢水的水事纠纷不断,已经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旱山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障碍。雨水利用工程的特点投资规模小适应农村经济水平。雨水利用工程一般容积30m3以上1000m3以下,单方水现金投入为 15-25元。修建一口 100m3的水池,现金投入 3000-4500元,可以浇灌 3-5亩旱地,农户可以承受。建设周期短。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周期30-60天,当年建设,当年见效占地少、选址容易。由于雨水利用工程不受地形限制,占地少,其雨水储存容器,还可以埋于底下基本不占地,故其与粮争地的矛盾不突出。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雨水利用工程由于体积小,适宜于家庭兴建,适应当前农村分户经营的生产模式。见效快,回报率高。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统组成图集雨系统主要是指收集雨水的集雨场地。首先应考虑具有一定产流面积的地方作为集雨场,没有天然条件的地方,则需人工修建集雨场。为了提高集流效率,减少渗漏损失,要用不透水物质或防渗材料对集雨场表面进行防渗处理。输水系统是指输水沟(渠)和截流沟。其作用是将集雨场上的来水汇集起来,引入沉沙池,而后流入蓄水系统。要根据各地的地形条件、防渗材料的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置。蓄水系统包括蓄水体及其附属设施。其作用是存储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首部提水设备、输水管道和田间的灌水器等节水灌溉设备,是实现雨水高效利用的最终措施。常见的形式有滴灌、渗灌、坐水种、注射灌、膜下穴灌与细流沟灌等技术。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类型田面集蓄灌溉工程坡面集蓄灌溉工程路面集蓄灌溉工程屋面庭院集蓄灌溉工程蓄水设施涝池旱井田间蓄水池水窖雨水利用的效益1.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涵养地下水,减少水旱灾害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减少毁林开荒,推进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在修建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后,有效地拦蓄径流,削减洪峰,减少了洪水危害。同时,就地拦蓄雨水径流入渗,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林草成活率,增强了抗旱能力,有利于恢复植被,促进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种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湿地等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营造花草树木,灌溉绿地,减少水涝,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可以有效降低雨污合流,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改善水循环系统和生态环境。2.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多年来,农民群众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因地制宜地修建了小水窑、小水池、小水柜、小塘坝、小水库等一大批雨水集流工程,拦蓄和利用雨水,使天然降水利用率由原来不足 30% 提高到 70%,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为农业抗旱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证,调整了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截止2004年6月,全国各地共建成各类水窖、水池、小塘坝等小微型蓄水工程600万处、蓄水容积20亿m3,发展抗旱补水灌溉面积3970万亩,年增产粮食22亿kg,年增加产值28亿元,解决了3600万人的饮水问题,使1500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3.改善人居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雨水集流工程的开展,改变了旱区贫困农民的不良习惯,农村开始改水改厕,猪、牛、羊等牲畜实行圈养,在农户的房前屋后栽树种花,美化环境,村容村貌有了大的改观。一些农户家中还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和抽水马桶,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地局面,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农户喝上了洁净卫生的水,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不卫生、不安全的状况,缓解了争水抢水的矛盾,降低了农民因水致病而花费的医药费用,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了新农村建设。4.拓宽农村水利建设的新路子,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雨水集蓄利用不仅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