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我与电.docVIP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我与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我与电 我的老家是安徽省肥东县一个偏远的乡村——秦湖村。小时候的记忆一直都是与煤油灯为伴的,那时候家里最大的一件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1987年春节,也就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村才第一次通了电。那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当白炽灯点亮时,全村都沸腾了。全村老老少少上百口人都挤在四爹家里,看一台十四英寸的黄山牌黑白电视机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从那一天起,我们才第一次见到了电视,很多人很长时间弄不明白那么大的人是怎么钻进那么小的一个小方盒里的,还能在里面唱歌跳舞。那一年的春节晚会也成为我记忆中的经典: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把全国人民的热情都点燃了,“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照亮了我…….”于是乎,满世界都在“煽风点火”。 由于动不动就有上百口子挤在家里看电视,四爹不胜其烦,把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全赶了出来。那时全村公用的一把电闸刀安装在我家里,我们就用木棍把闸刀拉开。“让你们看电视,我把电给你停了!”几个调皮蛋恨恨地嘴里嘀咕。大家正在看得入神的时候突然停电了,心里那个懊恼啊,就甭提了。当发现是我们几个捣的鬼时,四爹心里那个气呀,他抄起一根木棒就追打过来,但我们几个鬼机灵眨眼之间就跑得没影了。 记得那时候的供电可靠性非常低,隔三岔五的经常停电,所以每次来电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简直比过节还高兴。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电来了!电来了!”孩子们的呼声瞬间传遍村里村外、十乡八里。于是,透过空旷的田野,可以看到黑暗的乡村被次第点亮,升腾起勃勃生机。 那时候的电压也非常不稳定,总是在收视黄金时间,电压低到白炽灯只有一点点红丝的亮光,电视图像一点都出不来。记得1990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因为电压低到电视实在带不起来,八点多我们就上床睡觉了。想到心爱的春节晚会节目看不到,心里真是蚂蚁爬得般难受。“长大了我一定要当个电工,保证大家都能看到春节晚会!”我咬着牙在爸妈面前郑重发誓。 我的中学生涯是在老家一所乡村中学——陈集中学度过的。学校里已经通了电,因为电压不稳定,且经常停电,学校专门发动全体师生集资买了一台柴油发电机。对于常年吃咸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我来说,这可是很大的负担了。想到一个学期的零花钱都要被这台发电机“报销”了,我对这台发电机真是恨得牙痒痒的。不过想到它能每天给我带来光明,心里又开始喜欢它了。 初三的时候学习非常紧张,大家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因为十点钟就要停电了,所以女生都带了煤油灯,熄灯后再战斗一个小时左右才回宿舍。当时我家里穷,买不起煤油灯,我就跑到隔壁班级上自习。因为那里有我一直暗恋的一个女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人长得也漂亮,是当时的校花——而且她有一盏煤油灯。每天晚上我们面对面地坐着自习,不时相互探讨一些学习问题,每天熄灯后她都会把煤油灯点亮,借着煤油灯的灯光,我们度过了很多艰苦快乐的学习时光。当时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成绩最好的男同学季剑青也在暗恋着这位女生,看到我们交往甚密的样子,他真的是嫉妒得要发疯,但碍于面子他又不好直说,所以他托人带信给我:“能不能请他以后不要在到我们班上自习了?”“那怎么行?只准你喜欢不准我喜欢呀?没听说过!”我严词拒绝。在中考前夕,我感觉我应该表达了,就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情书,把我对她的爱慕之情描述得感天动地,写完后我读了一遍,差点把自己给感动哭了。当我把这封信夹在书本里递到她的手中时,我仿佛看到了她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飞奔着向我扑来……第二天早读的时候,季剑青一脸得意地递给我她的回信,只有几个字:“我只承认我有一个异性朋友,他就是季剑青!”那一刻,我听到了我心碎的声音。后来,我们各奔东西,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而那盏煤油灯成了我中学时代最美好的回忆,那个懵懵懂懂的青春期一段粉红色的记忆。 出于对电力的无限向往和强烈的驾驭欲望,1993年我中学毕业,考取了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习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专业。1997年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家国有大型火力发电厂,成为一名光荣的电力工作者。我的姑父就是这座电厂的建设者,我的哥哥曾在这里做临时工,热爱文学的他曾在这里向《华东电力报》投稿,开始了他业余作者的生涯。也是从《华东电力报》,我知道了国产首台六十万千瓦机组在这里投产发电,知道了“平圩不平常,单机甲中华”的美誉。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怀着对这座电厂的无限期许,我踏进了梦中的这个地方——平圩发电厂。 在这里,我见证滚滚煤流通过输煤栈桥,进入火热的炉膛,熊熊烈火加热锅炉给水产生强大的气流,冲击汽轮发电机组发出强大电力,输电线路一路欢歌,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到祖国各地、四面八方。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里我成长、我成熟、我成家、我快乐,由一名对现场一无所知的学徒工,成长为技术熟练的班组生产骨干。多少次机组检修,我和其他团队成员一道连续加班、日夜奋战,尽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