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新诗刍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自清新诗刍议    内容摘要:朱自清作为作家、学者,万千青年所景仰所追随的导师。他不但赶着时代向前进,也推着时代向前走,他不但同青年向前走,也领导青年向前走,他是“五四”新文化活动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在朱自清的创作中,他的散文广为人知,但新诗论者却不及散文。本文拟从创作风格、创作形式以及其新、旧诗的对比三个方面来阐述朱自清的新诗创作。    关键词:清新 亮丽 散文化 新诗    朱自清先生是在“五四”风雨的激励下步入文坛,直到1948年去世,经历了整个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他是一颗恒星,在文学的天空里光耀环宇,经久不灭。他的创作笔触达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而首先进入“文坛”的是新诗。从1919年2月29日写《睡吧,小小的人》诗开始到1926年7月10日《朝鲜的夜哭》是他最后的一首诗作。记录了作者的青春岁月,表现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情绪、心理状态以及个性特征。    一.诗如其人    朱自清先生的诗歌同他的人格一样就像他的名字――清。朱自清出生在江苏东海的一个小官宦世家,祖父及父亲都曾是小官吏,本人是知识阶层人士,曾任清华大学国文系系主任。祖藉浙江绍兴,出生、成长于扬州。长期生活在浙江各地。他的家庭出生虽不是钟鸣鼎盛之地,但绝对是诗书礼仪之乡。培养了他温柔敦厚的性格。但比不上同期如徐志摩一样的资产阶级大家华丽。江南的温山丽水,赋予了他写作的灵性及温婉的风格,郁达夫曾赞其散文:“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笔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他的诗歌亦然,纵观朱自清的诗歌,大部分诗作都是记录自己心情、情绪之作。从他就读北大期间的发轫之作《睡吧,小小的人》以及在其它诗篇和工作以后的创作都很好的记录了他各个时期的思想情愫。《睡吧,小小的人》诗篇是如此的唯美,语言秀美而温婉,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如宋词婉约派一般。“明明的月照着,微微的风吹着――一阵阵花香,”“满天的金发蓬蓬地覆着,双瞳微微地露着”。“夜底光,花底香,母的爱,稳稳地笼罩着你。”“我们睡吧,睡在上帝的怀里;他张开慈爱的两臂,搂着我们;他光明的唇,吻着我们;我们安心睡吧,睡在他的怀里……”,整首诗是作者看到一幅“西妇抚儿图”由感而发,无豪言壮语,也无恢弘气势,语言圆润,在一阵温婉、融洽的氛围中展现了母爱,吐露着柔情蜜意,和风阵阵,是如此的安详、慈爱。让人读之沐浴于爱之中,充满了和谐的气氛。他的诗作《小鸟》:“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用小鸟借物抒情表达出自由的心声。这也许是新文化运动文学从旧巢之中挣脱出来之作,作者由衷喜悦的表现。《满月的光》作者先用抒情的笔调,抒写了静谥的月光。“好一片茫茫的月光,静悄悄躺在地上!”接着用“疏影”来描写月光照射下的枯树,用“荡漾”和“伶俐”来描写枯树的影子,显得柔美而又活泼可爱。“一色内外清莹,再不见纤毫殴障。”“日啊,我愿永浸在你的光明海里只是和你一般雪亮!”抒发了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在北大读书期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颇有国学基础的朱先生逢此良机,写了许多富有生机、蓬蓬勃勃的诗篇。歌颂文学的新生,歌颂生命力,语言秀丽温雅。这大概与他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但比之于其他激进的青年学生。朱自清却是温和的,这与他的出身以及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孙伏园曾回忆说:“佩弦是一个和平中正的性格,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他的诗歌更多的是温婉柔情。如他的《纪游》里面更多的是柔情蜜意,语言极为优美。“两旁葱绿的树把着臂儿,让我们下面过着。”“俯看着他们的,便是巍巍峨峨的,金碧辉煌的殿宇了。”“那边一无数竿竹子,在风里折腰舞着,好一片碧波哟!……”就是反映悲愤情感的诗篇,朱先生也不会选择过激的言词。1946年民主斗士同时也是作者的好友,诗人闻一多被枪杀,朱先生写了《悼一多》以示纪念。“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原始人有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烂里爆出新中国!”这首诗歌颂了闻先生死的意义和斗争精神,他把闻先生比作“一团火”,“照彻了深渊”,“照明了古代”,“照见了魔鬼”。“照彻”、“照明”、“照见”三个动词连用,层层递进表明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而正是他的死启迪了青年,点亮了世人。“烧毁了自己”,却能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作者采用了传统诗歌复沓和反复吟唱的创作方式,步步深入来表达自己的激愤与对旧中国社会的不满。但文章里却没有直白的指责,也没有控诉,用语中没有特别激烈的用词。《血歌》写于“五卅”惨案,“血是红的,狂人在疾走,太阳在发抖!”“血是热的,熔炉里的铁,火山的崩裂!”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