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从《金盒子》和《桂花雨》看琦君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推荐栏目: 教学研究(中小学语文)
单 位: 嘉峪关市师范附校
姓 名: 李花
联系电话:3674090
投稿日期: 二〇〇六年十月十九日
山 将 别 恨 和 心 断,水 带 离 声 入 梦 流
——从《桂花雨》和《金盒子》看琦君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桂花雨》是第九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金盒子》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选编文章,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琦君。从这两篇文章可以一窥琦君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而了解了琦君的生平与作品特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这两篇文章的写作主旨和艺术特色。琦君的作品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乡愁、亲情,《桂花雨》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时时处处流露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谈到琦君散文中的生离死别,最叫人痛彻肝肠,感慨人生变幻无常的莫过于《金盒子》这篇文章了。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自幼饱读诗书,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础,兼涉新文学及外国文学,少年时就初露锋芒,又有幸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因此诗词造诣极高,其中又以词更获赞赏。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本,有些散文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从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算起,先后出版《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水是故乡甜》、《母心似天空》、《此处有仙桃》、《灯景旧情怀》、《玻璃笔》、《琦君说童年》、《琦君寄小读者》、《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自选集》、《母心·佛心》等二十多本。
一 剪不断的乡愁,魂牵梦绕。
琦君在许多散文中,尽情地抒发了十分真挚热烈的感情,尤其是那些是怀乡思亲的散文。故乡的自然环境流溢着诗意的秀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远的历史积淀着民族深厚醇香的人文伦理,人文美与自然美浸润着琦君人生真善美的底色。故乡美的风华,根植在思乡的游子的心中,渐化为浓浓的无法拂去的愁绪。在《桂花雨》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时时处处流露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开篇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对桂花的喜爱,“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写桂花的香气“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虽是“姿态笨笨的”但是是家乡的象征,作者偏爱桂花,满怀深情地赞桂花,让人也不禁向往桂花香中的小乡村,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接着写“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啊”!琦君曾说年龄愈大,不记近事,远事倒更加清晰起来。童年的快乐随着年龄渐长逐渐地清晰起来,摇花的情形如在眼前。那雨般纷纷而落的桂花,不正是童年留给作者心瓣的纯洁无瑕,无忧无虑的花朵吗?而这美好的童年,有着故乡作为生活的底子,作者离开家乡后怀念家乡,不也是自然而然的吗?“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①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根扎在故乡,扎在祖国。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故乡的景、事、人却永远印在心里,忘也忘不掉。正因为如此,当作者全家搬到杭州,尽管这儿有一山的桂花树,花开时才是真正的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这种情感不正是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的写照吗?作者从大陆辗转来到台湾,思乡之情愈加恳切:“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②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③桂花雨是作者思乡的雨,雨中绵绵不绝的是琦君一生无法割舍的思乡情。 “这不仅仅是个人情感天地中的回旋,而是提升了一个时代乃至人类乡愁内心深处的忧愁,写出了人间无常、悲苦乡恋的真挚之情。”④ 二 真情人生,幽幽亲情。
琦君的散文仿佛是自传,是情感世界的自传,写得那么真实、动人。人生的平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