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平带状疱疹案例_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 参30克 白 术30克 茯 苓30克 干 姜30克 制附片30克 炙甘草60克 生山萸45克 乌 梅10克 桂 枝15克 赤 芍30克 麻 黄5克 细 辛15克 菟丝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补骨脂30克 淫羊藿30克 吴茱萸5克 五味子5克 肉 桂5克 (后) 5剂 每剂加凉水1750ML,文火煮取400ML,分3次口服,每日2次饭后服用。 体会: 1.凡病皆为本气自病。 2.坎中一丝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本。 3.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4.要重视先后天两本,火生土,土伏火。 5.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肝为元气萌芽之脏。 6.要给邪以出路。 7.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 8.八法不可废,扶阳是真理。 谢谢! 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运用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 临证医案3则 庄浪县中医医院 刘保平 2014年8月10日 一、带状疱疹案例 王某,女,42岁,农民,庄浪县万泉镇刘家村人。2014年7月4日来诊。 主诉:左胸背疼痛7天,起丘疱疹4天。 现病史:患者7天前自觉左胸背部疼痛,后疼痛逐渐加重,4天前疼痛部位出现红斑及水疱,不断增多,疼痛加剧,今来诊。 刻诊:左胸背可见簇集性丘疹水疱,基底部红,沿胸7、8、9肋骨呈带状分布,自觉胸背部针刺样剧痛,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局部有痒感,呈游走性。(土不载木,风火相煽,局部郁结) 平素自觉疲乏无力;(根气不足,萌芽不力) 颈后疼痛、腰部疼痛;(根气、元气不足) 行走时右腿、足麻木疼痛;(根气不足) 上山或行走快时气短促;(中气下陷,劳则气耗) 晨起后腿脚肿胀,活动至中午以后肿胀消失;(阳气不足,寒湿之气停聚) 几乎每天出现1-2次全身烘热汗出,汗出后全身发冷;(里气虚,元气不敛) 2年前有胃病史,平素纳食量少;(中气不足) 口不干; 大便有时干,有时正常;(里气不足) 小便正常; 月经正常; 偶有两胁疼痛;(厥阴横逆) 经常夜间出现腿抽筋作痛,尤其睡冷床时明显频发;(风,厥阴风木疏泄失常) 舌质淡,苔白中腻,脉沉细数。(阳气不足,寒湿内停,相火离位) 诊断:带状疱疹(蛇串疮) 辩证:三阴本气不足,厥阴下陷直升,壅阻南方,中气下陷,寒湿浊阴逆上。 治则:充实三阴本气,呵护萌芽,敛降相火,益气升陷,降浊阴。 方药:三阴寒湿方合升陷汤合娇芽方加减: 泽泻30克 茯苓30克 怀牛膝30克 山药30克 制附片30克 白术45克 生山茱萸45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30克 吴茱萸3克 五味子3克 桂枝15克 赤芍60克 黄芪18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乌梅1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5剂 每剂加凉水1750ML,文火煮取400ML, 分3次口服,每日2次饭后服用。 2014.7.15二诊: 药后水疱周围红斑消失,水疱干枯结痂,部分痂皮脱落,疼痛大部分消失,偶尔后背部正中有轻微疼痛,皮损部位偶有轻微痒感;(风火相煽之势减轻,郁热外散,局部郁结好转) 大便正常; 小便正常; 全身烘热汗出及汗出后全身发冷症状明显好转;一周来只出现过一次,且程度不重; (里气虚,元气不敛均有所恢复) 颈椎疼痛消失; 腰痛减轻; (根气、元气不足减轻) 腿脚麻木疼痛消失; (根气不足好转) 疲乏无力减轻; (根气不足,萌芽不力有所好转) 纳食较前增加;(中气增强) 两胁疼痛未出现;(厥阴横逆消失) 腿抽筋明显减少,一周来只出现过一次;(风,厥阴风木疏泄失常好转) 舌质淡红,苔白中略腻,(寒湿之邪未尽) 脉沉细略数。(里气仍有不足,离位相火部分归位) 证属:三阴本气较前增强。 治则:充实三阴里气,托透伏邪,顺势而为。 方药:三阴寒湿方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泽泻30克 茯苓30克 怀牛膝30克 山药30克 制附片30克 白术45克 生山茱萸45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30克 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