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46年,历史悠久,发展快速,优势明显。1986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学博士点,2011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在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学科方向上,均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扎实丰硕的科研成果。现有学科发展平台包括:广东省名牌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广东省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新闻学学科,广东省第一个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华南新闻传媒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体实验中心”,及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52位专任教师中,现有博导6人、教授19人、副教授15人。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新闻出版总署“行业领军人才”1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1人。“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30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50多部,获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级1项,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2门。本学科特别重视与主流媒体强强联合,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传媒人才,如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合作举办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传媒领袖讲习班”等,在学界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勇于创新,敏于实践,敢于担当。
(二) 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范围涉及新闻与传播行业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核心知识包括: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广告公关传播机构、政府或企业宣传部门的运作及其特点;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产业以及IT产业、文化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及其政策启示;我国新闻与传播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建设;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对媒体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对国家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的探讨;我国新闻、广电、广告、公关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等等。
关键技能包括:全面熟练地掌握各类媒体的新闻、公关、广告等业务技能,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与传播产业和市场的调查、分析理论和方法,经培养具备入职和职业发展所需的个人能力,经培养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运营和管理协调能力。
(三)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三、学习方式及学制、在学年限
学习方式包括兼读制、全日制。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兼读制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训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本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式采取“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均由一名学术型指导老师,及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由业界资深从业人员和有实际从业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以加强本培养单位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联系和交流。指导教师以师生互选方式确定,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导师组由3至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研究视野。
(二)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方法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在读期间,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发表有实用价值的论文,研究报告,鼓励参与申请科研项目,参与“挑战杯”竞赛等科技创新或创业实践。
五、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应用性、实务性。
课程体系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春节幼儿园班语言教案.doc
- 春秋五和战七雄案例分析.doc
- 昨天的创新 今天的标准—谈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doc
- 昭阳二中中“导师制”实施方案.doc
- 晋州市教研题申报书.2010.11doc.doc
- 晋庙铺中学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doc
- 晋庄镇中心学2013春学校管理观摩检查汇报材料.doc
- 晋江市梅岭道教育办小学公办教师学期目标管理方案20140401.doc
- 晋中市旅游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
- 晏子使楚 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doc
- 课题申报书:拔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ocx
- 1.1 磁铁能吸引什么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教科版.docx
- 《主题三 我的毕业季》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docx
-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docx
- 课题申报书:IGC融入义教信息科技课程的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做·享”劳动教育的区域推进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AI技术在高等摄影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边疆民族地区核心城市打造面向东盟的市域职业教育合作区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docx
- 课题申报书:边疆民族地区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机制与干预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