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风湿病和实验室检查解读_培训课件.ppt

常见风湿病和实验室检查解读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尿常规 尿液:也是患者平时做的最多的检查之一。通过尿液的检查,可以反应有无肾脏损害,以及有无尿路感染等 我们需要关注化验单中,有无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管型等等 如白细胞、红细胞出现(+),则提示有感染 如出现蛋白质(+),则提示肾脏有损害 当然,尿常规还可以反映尿糖、尿比重等其它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尿常规的复诊来监测异常指标 常规检查——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英文简写ESR,是大家复诊时,基本上必查的指标,为急性期反应物之一,虽然它对疾病的诊断没有直接的意义,但是有助于反映组织损伤和炎症的存在和程度 正常值:男性0~20mm/h;女性0~15mm/h 但是ESR为非特异性指标,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在风湿病中出现异常,在感染、结核、肿瘤、心梗、甲亢等情况下都会出现异常 另外在一些生理情况下,也可以出现血沉的增快,比如妊娠期、月经前及月经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因而当血沉出现异常时,需要注意排外其它原因,才能考虑风湿病是否活动 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 英文简写为CRP,和血沉一样,为急性反应物之一,没有特异性,同样有许多原因会影响其水平 参考值:≤8mg/L CRP的升高见于各种感染、创伤、炎症状态 经过大量的观察,在风湿病中,ESR和CRP的升高均提示疾病活动。当然需要排外其它原因 常规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 英文简写ASO,主要为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其阳性提示:风湿热可能(老百姓说的风湿关性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就是风湿热的部分症状) ASO的升高,仅仅表明身体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一种细菌),只要合理的治疗,可以很快恢复正常,没有必要特别担心。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风湿热的发病率已经很低了 由于风湿热易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因此对于ASO阳性的病人,需注射青霉素以防治 生化检查——肝功能 肝功能:主要是反映肝脏功能的检查,主要包括蛋白质代谢功能及血清酶 蛋白质: 白蛋白下降,多见于肝细胞受损或肾病导致蛋白大 量排泄 球蛋白增高,在风湿病中较常见 血清酶: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最常使用的指标,它们的升常,见于药物性肝损,疾病导致肝脏损害时,以及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的检查,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里仅介绍风湿病中使用相对较多的几项检查 生化检查——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代表肾脏的最重要的功能,在这里仅介绍肌酐(Cr)和尿素氮(BUN) 若二者升高,反映肾脏功能受损,多为肾功能衰竭。(SLE患者中,多可见) 但是尿素氮在上消道大出血时,也会升高(若长期口服止痛药,引起胃大出血,可见) 生化检查——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CK) 以骨骼肌和心肌含量最高,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 CK增高主要见于1、急性心肌梗死2、心肌炎3、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 生化检查——血糖、血脂 血糖:血糖的检测,分为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等,若血糖升高,排除生理性血糖增高,多为糖尿病。风湿病中年纪较大者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需要注意该指标 血脂:这也是年龄较长者,需要定期检查的项目,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等 另外,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血脂 生化检查——电解质 电解质的检查包括: 血钾(3.5~5.5mmol/L)、 血钠(135~145mmol/L)、 血钙(2.25~2.58mmol/L )、 血氯(95~105mmol/L)、 血磷(0.97~1.61mmol/L) 虽然它们在我们体内含量很少,但是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当发生肾小管酸中毒时,会导致低钾,出现软瘫,这时就需要补钾,需要监测血钾 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易发生低钾和水钠潴留,这时可以通过电解质的检查反映出来 血清补体 C3增高: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肿瘤、排异反应等,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减低: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风湿病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检查——类风湿因子 英文简称RF 它实际是血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因为在最初发现时它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因而命名为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二) 发现RF并不仅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在其它疾病中出现 数量(滴度)与RA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 请大家切记: RF(+),不一定是RA; RF(-),也不能排除RA的诊断 特异性抗体 抗核周因子(APF )、 抗角蛋白抗体(AKA) 、 抗环状瓜氨酸多肽抗体(CCP)、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AFA) 以上是RA的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不如RF,但特异性90%以上 抗环状瓜氨酸多肽抗体(CCP) 抗环瓜氨酸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度有75-87.6%,并不比类风湿因子差,而其特异度更可达到89-99% 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也可以用来预测严重破坏的类风湿关节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