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点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突破
【三年回望】
命题理念:命题者有意降低试题的审题难度,而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阅读与基本表达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虽以新材料作文为主,但是在80%试题材料中考生均可找到立意的关键词或观点句。
真题再现:2015年,安徽卷“观察蝴蝶翅膀”,山东卷“丝瓜藤与肉豆须”,广东卷“感知自然”,湖北卷“泉水与喷泉”,天津卷“范儿”……2014年,湖南卷“最美乡村干部”,北京卷“老规矩”,浙江卷“门与路”……2013年,四川卷“平衡生活”,课标Ⅰ卷“经验与勇气”,浙江卷“童心”……
一、“关键词”型
此类试题显著的特点就是材料中反复地出现某个词语,考生只需提炼出这个关键词,将此关键词在材料的内涵范围内当作一个话题来写即可准确审题立意。
【2016年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胡适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技法运用】
通读试题材料,发现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道德”与“规则”,由此可以判断本题为观点类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词型,然后以“道德与规则”为话题在材料内涵范围内立意。
(1)以强调道德为立意角度:①道德是社会文明的象征;②道德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2)以否定道德为立意角度:①切勿人为抬高道德标杆;②切勿道德绑架。
(3)以强调规则为立意角度:①规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②规则不可逾越。
(4)以否定规则为立意角度:①规则生冷无情;②规则往往缺乏灵动。
(5)以二者的辩证关系为立意角度:①规则约束与道德感化;②规则在手上,道德在心中;③道德约束是更高层次的规则。
二、“观点句”型
1.“故事+一个观点”类。
此类试题材料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讲个故事,故事的结尾必定有一个观点句,而此句恰恰又是对本故事的评价,所以考生只需紧扣观点句中的关键词即可准确立意。
【2016年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苗寨的房屋有一个特点,一个不大的屋子里面竟有几十个房檐和门槛。对外乡人来说,即使是空手走在这样的屋子里也会经常碰头,摔跟头的。但苗寨里的乡亲们就背着沉甸甸的大背篓从外面穿过这些房檐和门槛走进来,也从来没见过他们有人撞到房檐或者是被门槛绊倒。当地一老人道出了秘诀:“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一句话:可以低头,但绝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保持承担起身上背篓的基本力量,更是一个人正常行走的基本姿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技法运用】
故事结尾出现了唯一观点句 :“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一句话:可以低头,但绝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保持承担起身上背篓的基本力量,更是一个人正常行走的基本姿态。”由此可以判断本题为观点类中的“故事+一个观点型”,然后紧扣观点句中的关键词“可以低头”“不能弯腰”,在材料的内涵范围内立意。
(1)以“可以低头”为切入点。此处的“低头”可理解为:①低调的处事原则;②学会忍让。
(2)以“不能弯腰”为切入点。此处的“不弯腰”根据材料的内涵可理解为:①保持承担起身上背篓的基本力量。由此角度出发,此处的不弯腰可理解为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种坚强地活着的生活态度,等等。②一个人正常行走的基本姿态。由此角度出发,此处的“不弯腰”可理解为自尊、尊严,等等。
(3)结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低头”与“不弯腰”:①可以低调但不能放弃责任; ②可以忍让但不能失去尊严。
2.“故事+两个观点”类。
此类试题材料故事的结尾必定有两个观点句,而这两个观点句又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本故事的评价,所以考生也只需紧扣观点句中的关键词即可准确立意。
【2016年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明和小亮分别从父亲那里拿到两个梨子。心急的小明很快就把梨子吃掉,酸涩的味道,使他直吐舌头。小亮则将自己的梨子藏起,想过一段时间再吃,当小亮想吃时,梨子却烂掉了。后来,当父亲问到梨子的味道时,他们就把实情说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