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汉语言中音韵修辞暮声与Onomatopoeia的异同.docVIP

谈英汉语言中音韵修辞暮声与Onomatopoeia的异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英汉语言中音韵修辞暮声与Onomatopoeia的异同   摘 要:音韵美作为语言的语言的共性,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英汉语言中音韵修辞的运用既有同,但由于语言结构,语音系统存在差异,所以每种语言又有其特定的音韵修辞。在国内很多学者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有所造诣,本文尝试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从英汉音韵修辞对比的角度把汉语中的暮声和英语里的Onomatopoeia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语;汉语;暮声;Onomatopoeia;对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51-01   一、引言   英汉修辞格分属不同的语言模式下, 英语属印欧语系, 汉语属汉藏语系, 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诸多显而易见的差异。有些英语中存在修辞手法,在汉语中没有,而在汉语中的一些常用的音韵修辞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能与之相对应的。较之于汉语,英语音韵辞格有Onomatopoeia, Pun, Alliteration,Assonance, Rhyme等。同时较之于英语,汉语的音韵修辞方法较为丰富,有谐音双关、双声、叠韵、平仄、叠音、儿化、轻声等都是汉语语音修辞的方法。但是两者同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有相通的修辞手法,本文着重分析摹声与Onomatopoeia这两种英汉音韵修辞的异同。   二、摹声与Onomatopoeia   所谓摹声就是把耳朵所听到的如实描述下来,以语音形式对声音进行直接模拟,这种修辞手法就是通过模拟自然声音来传达感情。在汉语中,这叫做摹声,在英语中叫做Onomatopoeia。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很多的专门用来模拟声音的象声词,以增强语言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色,如见其形。   1、摹声   在汉语中有不少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例子。汉语拟声词:嗷 呼 啪 嘭 唧 呼啦 喀嚓 啪嗒 扑通 噗咚 丁冬 咕咚 轰隆 呼呼 喃喃 嗷嗷 哗哗 咚咚 嗡嗡 噗噗 哗啦啦 叽叽喳 轰隆隆 咯噔咯噔 嘀嗒嘀嗒 叮铃叮铃等。在句子中例如:   (1)呜,呜,呜……汽笛叫声突然从那边远远的河身的弯曲地方传了来。(茅盾《春蚕》)。   (2)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 )   “呜呜呜”以及辚辚,萧萧的使用把场景描绘的惟妙惟肖,唤起读者对彼情彼景的联想。再例如在《木兰辞》 中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用 “唧唧” 来模拟织布的声音,“溅溅”和“啾啾”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与战况, 使人如临其境。   2、Onomatopoeia   英语拟声词:Howl (狼嗥) buzz (蜜蜂嗡嗡) barks(汪汪) hiss(蛇,嘶嘶声)quack(鸭子嘎嘎)roar (狮吼声) squeak (老鼠的吱吱叫声) jingle- jangle(叮叮当当)在句子中例如:   (1)The creek is gurgling over rocks.泉水在岩石间汩汩流淌   (2)The rain fell pitter - patter to the plain.雨噼啪噼啪地打在草原上。   在(1) 中, 用“gurgling” 描摹泉水的声音比用“flowing” 具体形象得多; 在(2) 中, 用“pitter - patter” 来增强语言的动感, 在意境上比“The rain fell to the plain”要美得多。再例如英国诗人Thomas Nash的代表作Spring一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wo-witta-woo!”这些拟声词的使用令整首诗的意境变得活泼生动,把春天都描写的活灵活现,令读者如身临其境。   3、摹声与Onomatopoeia对比   汉语摹声的修辞手法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在语音结构方面,有单音节的“啪、嚓、叭”等;有双音节的“叭哒、咕咚”等;也有三音节的“咕嘟嘟、咚咚嚓”等;有四音节的“稀里哗啦、劈梯啪踏”等。第二,迭音词的效果,汉语摹声修辞常使用用迭音词,例如“咚咚”、“咯咯”(AA);“哗啦啦 ”、 “轰隆隆”(ABB)、“叮叮当当”(AABB);“啪哒啪哒”、“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