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课改春来早 临泉会场风景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阜阳课改春来早 临泉会场风景奇   2005年元宵节刚过,我和高林生及两位上课的老师便前往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进行教材培训。汽车在白雪皑皑的大地间穿行,放眼望去,天旷地阔,真有点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然而,进入阜阳,车辆渐渐多了起来――汽车里座无虚席,车顶的行李架上,网罩着高高的行李堆;手扶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上,坐满了怀抱包裹的“乘客”;摩托车的后座上,也多是坐着拎着行李的出行人。看到这些穿行的车辆,我想起了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播发阜阳火车站春运的情景。看来,阜阳的“民工潮”出动了,难怪铁道部长都亲临阜阳火车站指导调度!   刚到临泉县,教研室接待我们的陈主任满怀歉意和深情地说:“新春佳节,你们就离开家人,顶风冒雪来给我们培训,只有苏教版人才能做到,我们太感动了。”高老师说:“我们大年初七就冒着大雪出来了,今天是从山东培训转过来的。”陈主任说:“你们太辛苦了!这次课改力度太大了,我们阜阳市也是要求各县区寒假期间做好教材培训工作,不少县区初十前后就安排培训了,考虑你们春节休息,我们还是安排在元宵节过后。”高老师说:“谢谢您对我们的关爱。这次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度大!由于力度大,推动了大投入、大交流――培训人力、经费的投入是空前的,特别是出版部门的参与是前所未有的;培训促进了教育系统的上下交流和跨地域交流也是空前的,特别是教材编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交流也是前所未有的!”陈主任说:“是啊,我们的老师最渴望的就是与你们教材编写者对话,你们念的是真经,所以明天是‘一竿子插到底’的培训,让低年级老师们都能听到你们的真经。你们的培训将会给我县吹来一股课改的强劲春风。”小学语文教研员李老师说:“陈主任说出了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心里话。对我们来说,这个春节太有意义了!过去讲‘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没有人情味;我们今天过的是改革的春节,充满着苏教版的人情味,体现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和苏教社对我们实验区的人文关怀。”我说:“人勤春来早!听说阜阳是人力输出的大市,今天来临泉的途中,我们已经感受到这个氛围。但是,我觉得还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热浪高!农民工的出行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人,而我们老师的培训恐怕就是‘少长咸集’了。”陈主任说:“是呀,农民工出行高峰是在元宵节后,而我们的培训从正月初八就开始了。孙老师说的‘少长咸集’的景象,明天走进会场你们就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第二天早上,寒风呼啸,气温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我们都为从乡村赶赴县城老师们忧心和担心:这么冷的天,早晨出行太辛苦了!培训能按时开始吗?当我们8点20分走进会场时,近千名教师已经到会,有的头上冒着热气,有的眉毛结着白霜,有的脸颊跃动着绯红;而随行的孩子们手中或抱着奶瓶,或拿着气球,或挑着花灯……坐在培训会场前排的,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一位青年女教师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走进会场时,已座无虚席,她只好把孩子安排在上课小学生的旁边坐下,自己站在会场边的通道上听课。看到此情此景,我们被春节喜庆的氛围温暖着,被会场喜气洋洋的情景感染着,被老师们学习的热情激励着!我一下子就沉浸在“课改春来早”的温馨和“瑞雪兆丰年”的激动中。   果如陈主任所言,整个培训过程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研讨气氛热烈,会场内充满着浓浓的热情、真情和亲情。   上午安排的是我们带去的三节研究课。第一节“词串识字”“春天”,使整个会场弥漫在盎然的春意之中。学生们读“春天”,摇头晃脑,如醉如痴;议“春天”,踊跃热烈,眉飞色舞;写“春天”,凝神静气,心驰神往。听课的老师们时而啧啧称赞,时而热烈鼓掌。特别是唱“春天”这个环节,《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在会场中回荡,不但学生们唱得投入、动情,听课的老师们也情不自禁地拍起节奏,低声哼唱。第二、三两节课是阅读课,《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师生们的深情交流和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诵读,也深深地感染着听课的老师们,整个会场都交融在课文的情境之中。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第1~2自然段,看看夏天蚂蚁在干什么,蝈蝈又在干什么呢?   生:蚂蚁在搬粮食。   生:有的背,有的拉。   师:第一位同学说出了蚂蚁在干什么,第二位同学说出了蚂蚁是怎么干的,很好。他们干得怎么样呢?   生:满头大汗。   师:你很棒!读书能抓住关键词语。   生:个个满头大汗。   师:你为什么要加“个个”呢?   生:这是说他们都很卖力,没有偷懒的。   师:你能从“个个”中读出这个意思来,太了不起了!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三层意思连起来说说?(生说)   师:看看书上哪幅图是蚂蚁搬粮食的情景?   生:116页上的插图。   师:请你们把这幅图印在脑海里,练习读好这段课文。(生练读、交流读)   师:蚂蚁怎么会满头大汗呢?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