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锤击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一、工程概况 3 二、桩基础概况 3 三、地质概况 4 四、施工重点 4 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5 一、编制说明 5 二、编制依据 5 第三章 施工准备 6 一、技术准备 6 二、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准备 7 三、材料准备 8 四、作业准备 8 第四章 施工部署 9 一、施工总体部署 9 二、施工组织机构 9 三、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五章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 11 一、施工工艺流程 11 二、施工工艺 12 三、施工注意事项 .13 第六章 桩基检测 14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14 一、质量控制原则 14 二、施工管理措施 14 三、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5 四、管桩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18 五、成品保护措施 23 第八章 工期保证措施 23 第九章 安全保证措施 24 一、安全施工目标 24 二、安全保证措施 24 三、安全施工措施 28 第十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2 一、环保目标 32 二、文明施工措施 34 三、设备维护措施 35 预制管桩(锤击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敏捷·白云科汇中心项目由广州市敏运数字信息电子化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本项目包含住宅、商业、公建配套,为大型综合项目。 项目设计单位为: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为: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为:广州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为:梅州市敏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白云区北太路北侧与科强路东侧交汇位置,东侧为科园路,西侧和北侧为太沥太和庄。地上三栋塔楼,设计编号1栋、2栋、3栋塔楼,其中1栋、2栋20层,建筑物高度92.7m;3栋22层,建筑物高度99.95m。高层各有一层或两层裙楼。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面积共39209.1㎡。建筑物高层采用桩承台基础,框剪结构,电梯位置为核心筒增强结构受力,下面基础为大承台。 二、桩基础概况 其设计概况主要为: 1,桩径Φ500,壁厚125mm,管桩类别为PHC型AB型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入岩深度不少于1米,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KN,预估桩长为17-21m。 2,桩径Φ400,壁厚95mm,管桩类别为PHC型AB型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入岩深度不少于1米,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预估桩长为17-21m。 3,1#楼东南侧部分边桩设计单桩承载力900KN。 设计要求收锤标准:直径500桩建议采用D60柴油锤施打,直径400桩建议采用D50柴油锤施打。要求落锤高度为2.2M(直径500桩)、1.8M(直径400桩)。最后一米锤击数大于250击且小于300击。最后三阵锤(每阵10锤)平均每阵灌入度不大于20mm。 三、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冲积平原区,经人工回填后,场地地形较平坦。相对高差较小。 根据勘察钻孔揭露,场地内下伏基岩为粉砂质泥岩(K);上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ml)和冲积土(Qal)等。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Qml):浅黄等色,主要由粘性土回填而成,含少量砂砾及石块。底部多有一薄层耕土(松软,粘性土质)。分布广泛,平均厚度为1.93m (2)②1粉质粘土(Qal):黄红色,浅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粘性较好,含较多砂砾。土质不均,偶见砂土夹层;个别孔段为粘土。 (3)②2中砂(Qal):灰白色,次圆状,不均匀,松散~稍密,局部中密,饱和。含少量泥质及石英砾。 (4)②3粉质粘土(QQl):灰黄,浅黄,灰白等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粘性较好,含少量砂砾。土质不均匀,局部含较多砂砾。 (5)②4砾砂(Qal):灰白色,浅黄色,次圆状,不均匀,稍密~中密,局部松散或密实,饱和。含少量泥质及石英卵石。 (6)②5粉质粘土(QQl):灰白,浅黄等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粘性较好,含少量砂砾。土质不均匀,局部含较多砂砾。 (7)③1全风化粉砂质泥岩(K):棕红等色,岩芯呈坚硬土状,混杂半岩半土状强风岩碎屑。遇水易软化。 (8)③2强风化粉砂质泥岩(K):棕红等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顶部呈半岩半土状,岩质软,风化裂隙很发育,铁质浸染。 (9)③3中风化粉砂质泥岩(K):棕红等色,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质较坚硬。风化裂隙发育。 2、地下水位情况:场地位于冲积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砂层孔隙和风化岩层裂隙中。其中:素填土含上层滞水;砂层含孔隙水;风化岩层含裂隙水。预测含水层富水性贫乏~中等。 四、施工重点 1、按设计要求,深入岩层不少于1m。现场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指标,参考地质报告中各钻孔数据控制好每条桩的入土深度及终压复压工作,如实际情况与设计偏差较大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研究。

文档评论(0)

shas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