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站前路与引黄渠交叉桥 1
2.2学苑路与引黄渠交叉桥 2
2.3预应力设计概况 2
3.施工部署 2
3.1 人员组织 2
3.2设备物资准备 3
4.施工工艺流程 3
5.施工方法 3
5.1施工准备 4
5.1.1张拉机具 4
5.1.2锚具及夹具 4
5.1.3张拉机具安装 4
5.1.4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与要求 5
5.2预应力张拉 12
5.2.1张拉顺序与控制要点 12
5.2.2注意事项与异常处理 12
5.3孔道压浆 13
5.3.1孔道准备 13
5.3.2水泥浆拌制 13
5.3.3压浆顺序及控制要求 14
5.4 封锚 14
6.质量检验标准 15
7.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6
7.1安全保证措施 16
7.2质量保证措施 17
8.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7
9.组织结构图 18
10.伸长量计算表 23
1.编制依据
(1)相关施工图纸;
(2)《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专项方案》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6)《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8)《公路施工手册 桥涵》。
2.工程概况
运城高铁商务区道路工程为站前区重要组成部分,为运城的经济发展、腾飞搭建了平台。运城高铁商务区的设立,对于聚集人口,经济要素,提升运城知名度,城市魅力均有巨大的作用,运城的中心城区能力将大为增强,从而有望打破区县经济平均的局面,实现中心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高铁站点周围形成新的城市商务中心,运城市的总体布局将呈现新的结构。而高铁站对于北部片区的开发建设具有很强的带动作作用,城市向北发展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2.1站前路与引黄渠交叉桥
运城市高铁站区站前路与引黄渠交叉桥梁工程,位于运城市站前路K0+170.34处。地驻姚孟办事处以北的尊村五级引黄干渠上。高铁站前路主干线全宽90米,横向三块板,中间行车道21m(双向六车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各4.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5m,最外侧各20m绿化带,呈南北走向。干渠与路线前进方向呈85°交角。
设计的斜交桥一跨16m跨越引黄干渠。桥面净宽40m,两侧各设净5.0m人行道及0.26m的栏杆带,桥全宽50.52m,与站前路(除两侧各20m绿化带)同宽。桥上不设绿化隔离带。
桥宽分4幅组成,主车道2*10.61m两幅,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各为一幅2*14.65m。共设置38块空心板梁,其中单幅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置3块边板和8块中板,单幅主车道设置2块边板和6块中板。
2.2学苑路与引黄渠交叉桥
运城市高铁站区学苑路与引黄渠交叉桥梁工程,位于运城市学苑路K0+47.958处。地驻姚孟办事处以北的尊村五级引黄干渠上。高铁站前路主干线全宽80米,横向三块板,中间行车道21m(双向六车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各4.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5m,最外侧各15m绿化带,呈南北走向。干渠与路线前进方向呈65°交角。
设计的斜交桥一跨16m跨越引黄干渠。桥面净宽40m,两侧各设净5.0m人行道及0.26m的栏杆带,桥全宽50.52m,与学苑路(除两侧各20m绿化带)同宽。桥上不设绿化隔离带。
桥宽分4幅组成,主车道2*10.61m两幅,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各为一幅2*14.65m。共设置38块空心板梁,其中单幅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置3块边板和8块中板,单幅主车道设置2块边板和6块中板。
2.3预应力设计概况
预应力钢束采用符合GB/T5224-2003国家标准的15.2mm的钢绞线,每股公称面积139mm2,钢绞线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成孔材料为D56和D67圆形金属波纹管,空心板梁采用C50混凝土现浇。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σcon=0.75fpk=1395MPa。纵横向预应力筋均采用后张法张拉工艺,待预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且龄期不低于7天方可张拉。
每片梁预应力钢绞线设置为N1和N2各2束,预留孔道位于两侧腹板位置,且N2位于N1之上,孔道长度N1、N2分别为15.996m、16.013m,其中N2孔道内设置4股钢绞线,中板N1孔道内设置4股钢绞线、边板N1孔道内设置5股钢绞线。
3.施工部署
3.1 人员组织
施工总负责: 王 岩
技术总负责: 武东伟
现场张拉总负责:高兴忠
现场安全、用电总负责:杨春立
物资保障:张 明(注:包括砼、水泥、外加剂等)
砼强度控制:张继民及试验室有关人员
张拉值班记录人员: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法拉伐分油机中文说明Instruction book1.pdf VIP
- 《Java程序设计》教案(思政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共18张PPT).pptx VIP
- AWS B4.0-2016 焊缝机械测试的标准方法(中文版).pdf
- 《绩效与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文).docx VIP
- 国开电大学习网网络安全技术形考任务答案.pdf VIP
- 成长赛道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1500字.pptx VIP
-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及培训考核记录.docx VIP
- GB50641-2010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查房2讲课文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