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情表》:儒者的陈请智慧
《陈情表》是百代名篇,人教社将其归录于高中必修五之“抒情散文”单元。教参以“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作为教学重点。为了此教学重点的落实,须设置“儒者的陈请智慧(策略)”作为另一个相应的教学重点。要真正赏读此文,我们是不能不了解儒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其“儒者的陈请智慧(策略)”主要表现在:①处理“忠孝困境”的政治智慧;②安排“情理关系”的言说策略。
一、人教版:教参教学重点设置的问题
历代对《陈情表》的汇评俱聚焦其文之“性”“情”,赞其“至性至情”,赞其“情”之“真诚”“天真”“情挚”。人教版课文在教参“整体把握”中袭用旧说,赞其“饱含深情”“委婉尽情,感人至深”,在“单元说明”中指示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上。”为了落实教学重点,教参编者为“研讨与练习”设计的第一道题是:“《古文观止》认为本文‘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背诵全文,谈谈你的阅读体会。”①
看似稳惬自然的背后藏着众多的问题。条陈缕析可知。
首先,将“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作为教学重点是否妥帖?清华大学张海明先生提出“表现李密与祖母的孝慈之情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心所在”②。从作者的写作动机与基本诉求来看,向晋武帝“陈请”缓仕尽孝是他的目的,“陈情”只是实现“陈请”目的的手段,“陈请”在先而“陈情”在后。若以“情”为教学重点,是否失其本意而致本末倒置?再从文体属性来看,“表”属于臣属给君王上书的公牍类文体。收选《陈情表》的《昭明文选》中解释“表”这种文体:“表者,明也,标也,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曰表。”又说:“总有四品:一曰章,谢恩曰章;二曰表,陈事曰表。”刘勰的《文心雕龙?章表》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有论者说,刘勰此处的“陈请”亦作“陈情”。这有道理,但需要从文化的角度略加解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黄玉顺先生撰文指出,“汉语‘情’从一开始就兼有两层基本涵义:情感(人情);情实(事情)。”“‘情’浑然不分地兼指人情与事情。”③故李密《陈情表》非特只为“古人的真情真性”所写。清华大学的张海明先生再举证说:“事实上,李密此文在收入《文选》时,题作‘陈情事表’,情事犹言情形、境况。‘陈情表’当是后人的简称,此外尚有称此文为《乞养亲表》者。”④他的结论是:“在后代读者眼中,李密原文的基本诉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孝慈之情遮蔽了。”⑤尽管如此,教参所设置的“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的教学重点仍有历史的可接受性。只是要落实却非易事。其间至少横亘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情”的内涵问题。教参自身对此说法就有三种。其所设第一道题提供的参考答案是:“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畏惧之情,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此答案疑问是,前两种“忧惧”“畏惧”之情是“悲恻动人”之“情”吗?第二种说法见于教参“单元说明”:“《陈情表》虽是给皇帝上的奏章,却因其中流露的强烈的天伦之情而感人肺腑。”按常识,古代“五伦”关系中,父子、兄弟二伦属“天伦”,即有着天然血缘的家庭伦理关系;君臣、朋友二伦属“人伦”,即社会伦理关系。则教参此说实质是说此文以“孝”情动人。第三种说法则见于教参“教学建议”第三题:“本文所着重强调的不只是‘孝’,还有‘忠’的问题。”教参后附的姜涛撰写的赏析文中也说:“全文自始至终围绕着一个‘孝’字大做文章。但又不离一个‘忠’字。”一个问题,一篇教参,三种说法,让人困惑。
二是以情“动人”的问题。既然“情”是教学重点与目的,则作者陈“情”“动人”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智慧就当也是教学探讨重点。不详其文化根柢,又何以能确知其“情”之动人奥秘?不知其“传情之妙”又如何能体会其“情”之用心与布意之精心?教参编者给上述“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要求读者谈谈自己阅读体会”的答案是:“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作者“至性”只是“动人”的可能性之一,将“可能”推至“必定”,将作者之情等同读者之心,武断简陋;且此文历千年社会思想嬗变迁移,其“情”产生之传统文化土壤,其“情”之读者接受心理与情感反应都已然巨变,又如何能将古人所认为的“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必然地“自尔”地推想至今人身上?关于此文,人们最常引用的便是宋人安子顺的评价:“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可试问,今人教读而下泪者几人?能信从其如此决绝道德判断的又有几人?除此之外,教参编者对于其动人的文化心理与传情的艺术智慧鲜少集中回答,只是在“整体把握”的分析中随文涉笔,既不自觉,亦不成整体。故其教学重点虽设,却必定落空。
所以要深读此文,就不能不做好“还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英语资料:100个句子搞定3500词.docx VIP
-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详细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课件).pptx
- 滨水景观绿地设计的原则.PPT
- 地面35kV预制舱变电站安装工程(劳务部分).doc VIP
- 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课件:滨水景观生态设计.pptx VIP
- 河道保洁服务文明作业保障措施.docx VIP
- 滨水景观案例.ppt VIP
- 严重多发伤处理的欧洲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课件:滨水景观文化设计.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