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教后记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经典课文,之前教这首诗,笔者通常都是围绕诗歌的结构、诗中人物的性格、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成因、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等方面来讲解。但日前课堂上学生的两个疑问,让笔者改变了原来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特别的教学尝试。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原诗中有一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诗里用了“窈窕”一词来描写县令家的三少爷。有同学就质疑,“窈窕”从古到今都是形容美女的词,这里却用来赞美男人,感到有些困惑。
接着就有人笑着说道:“那“窈窕”的三少爷是哪种类型的美男子呢?像韩国欧巴一样的暖男吗?”
哄堂大笑之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笔者也笑着说:“像不像韩国欧巴,现在我们不作结论,下课后同学们准备一下,我们下一节来讨论。”
第二个问题是讨论“刘兰芝休回娘家后为什么那么受追捧”。有同学认为她之所以受到仕宦之家的大力追求是因为她自身的优秀,比如文中描写的她的多才多艺和美丽多姿。但也有同学反驳说刘兰芝毕竟是二婚,在重视女性贞洁的古代社会绝对是个大污点,所以她的被追捧事实上是不可信的,这只是作者的理想化处理手法。
接着便是相持不下的论争。
可不可信?三言两语的解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牵涉到当时历史上中国人的婚恋观,特别是人们对二婚的看法。笔者突然意识到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何不引导学生去搜寻、发现中国历史上女性再婚的法律及习俗的演化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对以后相关课文(比如《祝福》)的学习也可以提供帮助。
基于以上两个疑问,下课之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两项课外任务:
1.查“窈窕”一词的含义及例句,读《世说新语》尤其是其中“容止”一章。
2.通过书籍或网络收集中国历代妇女再婚的资料,尤其是汉末魏晋时期。
考虑到任务量比较大,笔者采取了分组协作的形式,让一部分小组准备第一题,另一部分小组准备第二题,小组之间还可以再分工协作。
在大家做了充分准备之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顺理成章了。
首先,关于“窈窕”的含义
《辞海》注释为“美好貌”。
百度词典解释是“(女子)文静而美好的”、“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
学生找到的例句都是形容女性之美的,除课文外,没有再找到用“窈窕”来描写男子的句子。
然后笔者作以下讲解:
大家找到的例句都是描写女性的,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有用窈窕描写女性之美的句子“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不过在当时“窈窕”是既可以形容男性也可以形容女性,对美男子和美少女的审美标准是趋于一致的。为了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诗歌产生的那个时代――魏晋时代,看看那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之前布置同学们读的《世说新语》一书中相关内容是最能反映这个时代的人物审美观。
接着笔者给学生出示以下描写男性的例句,并让学生从中分析总结出作者的审美标准:
(魏舒)身长八次二寸,姿望秀伟。(《晋书》卷四一《魏舒传》)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铺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炳?l尾,与手都无分别。(《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世说新语?容止》)
学生容易得出审美偏于“女性化”的结论。
最后笔者作总结:魏晋流行人物品藻,就是对人评头论足,进行审美鉴赏。人们津津乐道于欣赏、品评人的形体之美、神情之美,因此人的身体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身材高瘦、皮肤白皙、眼睛明亮、冰清玉洁等女性化的身体形象成为魏晋名士所推崇的审美标准,诗中的三少爷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化”的美少男。而以貌美闻名千古的潘安、卫?d都是生活在魏晋时代,他们也都是这一类型的美男子。当然,如果你把当前韩剧里的欧巴们归入这一类型也应该是合适的。
关于历史上女性再婚的资料可能查找比较容易,同学们提供的资料非常丰富。有人从婚恋史的角度理出了女性再婚的演化史,在先秦到唐代,法律和道德对女性的约束都比较小,妇女再婚现象普遍。然而,宋代程朱理学的出现是个标志,之后对妇女再婚的限制越来越严酷,再婚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下。
有的同学找出了诸多历代尤其是魏晋时代名人再婚的先例,如孔子儿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甄氏原为袁绍子袁熙之妻,蔡邕之女蔡文姬先后改嫁两次。
也有人找出了历代女性再嫁的条件、官方对烈女的表彰及当时名人反对女性再嫁的言论,如“男有再娶之意,女无再适之文。”(班昭)“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程颐)说明再嫁女地位的低下以及时有舆论的苛责。
经过充分讨论,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