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考国学,平时能不多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热考国学,平时能不多学?   近年来,国学知识走热,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重视起国学知识了,尤其是一些家长,纷纷将子女送入国学知识培训班去学习。不仅如此,中考也热考起国学知识来了,这不能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起国学知识了。   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可能有的人还不是很清楚。   所谓国学,简单地说,就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而中华传统文化又包括:古文、古诗词、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字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等等。   咱们不管这么多,先来看几道2015年的中考真题吧。   (2015?福建漳州市第4题)“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2分)   这是一个标准的国学知识题、文化常识题。过去练习书法的人,无不知晓“文房四宝”,天天得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打交道”。福建漳州市的这个考题,无疑在告诉人们,传统文化的国学,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知识,是不能不知晓的。再如:   (2015?黑龙江绥化市第6题)请根据谜面写出谜底。(任选其一作答即可)(2分)   ①两目不同心相连。打一字:   ②一边是绿,一边是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 打一字:   这道题明显就是猜字谜的题目了。猜字谜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就属于国学范畴了。根据“两目不同”,可以猜到,是个“相”字,再根据“心相连”,可以猜到,是个“心”字。两者结合起来,当然就是“想”字了。禾苗是绿色的,火苗是红色的;禾苗喜欢雨水,火苗喜欢风吹。再把两者结合起来,固然就是“秋”字了。这道题,测试了传统文化中的猜字谜知识。猜字谜也很能测试出一个人的心智能力。提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考查得最多最多的,莫过于对联了,即传统的“对对子”。对对子,可以说,是古人很重视的一个语言知识运用题。对对子,曾经被人们忽视过、轻视过、冷漠过、遗忘过……可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热的掀起,人们又开始重视起来了,中考题中、高考题中,对对子题俯拾皆是。譬如:   (2015?湖南娄底第9题)九年级一班将举行一场“我永远的初中”毕业聚会活动,其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   此题结合了“感恩教师”的内容进行拟写。根据上联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拟写出下联的内容。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六尺黑板播知识、一块板擦献青春等)。有些对联,还会关涉到一些人物,特别是一些古人的对联题,譬如:   (2015?吉林省卷第8题)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______________。   此题不仅要对对子,在对对子之前,还要晓得一些古人的“字”,因为,古人一般都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比如,韩愈,字退之;杜甫,字子美;李白,字青莲;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知道了这些,下联就比较好写了。示例:①茂叔独爱池中莲②渊明独采篱下菊③青莲豪饮樽中醇……有的对联考查题,还会提供情景。所谓情景,就是提供材料,提供背景,譬如:   (2015?湖北恩施第25题)某同学读了这(恩施交通发展)三则材料,心潮澎湃,不觉吟出上联“龙腾群山贯通衢”,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龙腾群山贯通衢,   下联:______________。   此题就提供了对对子的情景:三则材料(略)。当然,即使不提供材料,也可以根据上联来对下联。示例:①虎啸万里行大道②凤舞林海展新姿③客涌硒都访仙居④物出万壑变黄金⑤民逢盛世谱华章……除了对联题外,有的还涉及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题了,譬如:   (2015?湖北十堰第8题)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是很讲究的,什么节日吃什么、干什么,都有习惯的。作为中国人,没有不知晓的。如,端午节,就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就吃月饼,赏明月,等等,等等。此题要求我们,另择节日写一个与上句相似的句子。示例: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总之,中考热考传统文化,热考国学,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应对今后的考试,我们不妨来进行一番国学知识题训练。   【模拟演练】   1.下面字谜是哪些字?请选取其中的两个作答。   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②木偶。③金木水火④半耕半读。   2.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亲”“尘”“羊”“舌”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