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一)识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产生
(1)自古流传的哲学
第一位: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第二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法国 笛卡尔 提倡先天观念说 认为人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
第三位:英国 洛克 强调人类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反对理性主义者所提倡的先天观念说
(2)兴起于19世纪的生物学
英国 达尔文 1859 《物种起源》 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兴起于19世纪的生理学
柏林大学教授 缪勒 首倡神经特殊能量假说 主张大脑的功能是公区专司
缪勒的弟子-----赫尔姆霍兹 提出色觉理论、听觉理论 迄今为止仍为心理学上解释色觉与听觉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德国 莱比锡大学教授 费尔希 首次使用实验方法 以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凭感觉判断物体大小,轻重,远近的历程,探讨争讨未决的心身关系问题)
心理学的独立: 德国 冯特 1879年 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的发展: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奠基人:冯特 代表人:铁钦钠 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
(二)机能注意心理学 创始人:詹姆士(美) 代表人:杜威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美) 1913年 《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五)精神分析学习派 奥地利 沸洛伊德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认知心理学 早期 瑞士 皮亚杰人物 揭示了儿童发展规律(重视智力问题,注意分析智力发展的结构)
奈塞尔 出版 《认知心理学》 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二)理解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
2、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人类学习与教育 是应用心理学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2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
1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率
4对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应用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1)为教师提供多种策略来了解学生困难的原因(2)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犯法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二、认知过程
(一)识记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度量——感觉阈限 两者成反比关系)
感觉的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暂时起伏波动
感觉的对比: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发生起伏波动的现象
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属性(整体)的反映。
空间知觉: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综合整体的反映(形状 大小 方位 深度 )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体感觉为住的复杂的知觉过程
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诱导运动:一个相对静止的客体,当受到周围其他物体运动的诱导而被知觉为运动的,这一假象运动就是诱导运动。
错觉: 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3、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 (2)集中性
有意注意: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孟子三章课件.ppt VIP
- 《德尔菲法案例》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冀少版).pdf VIP
- 人工智能实训室建设方案.pdf VIP
-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pdf VIP
- 广西和塑建材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ASA合成树脂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国内药用塑料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 第2课 我向国旗敬个礼( 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pptx
- 2025至2030中国OLED载板玻璃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VIP
- 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