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优课堂】2014秋中语文 第八课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ppt

【全优课堂】2014秋中语文 第八课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咬文嚼字 名句赏读 ①日日而省之,日日而改之,是之谓日新又日新。 ——《草庐学案》 赏读:天天反省自己,天天改正过错,这就叫作天天新、永远新。 ②志不立,如无柁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全集》 赏读:(一个人)立不下志向,好像没有舵的船,没有马嚼子的马,小船任意飘荡,野马放肆奔跑,最终要到哪里去呢? ③安身以安家而家齐,安身以安国而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 ——《王心斋先生遗集》 赏读:用安定自身的办法来安定家庭,可以把家管理好;用安定自身的办法来安定国家,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用安定自身的办法来安定天下,可以使天下太平。 文言拾贝 郑玄谦让无私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尝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译文】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也。郑玄曾经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思悟】 郑玄这种成人之美、毫无私心、虚怀若谷的举动实在令人钦佩。做人就应该像郑玄这样无私坦荡。 词语辨析 安静·寂静 都有没有喧哗吵闹等声响的意思。“安静”侧重于没有嘈杂的人声,但可以有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也可以表示心境或者情绪的安稳平静;“寂静”强调没有一点声响,只能表示环境安静。 例句1: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例句2:四野没有任何声息,万物都在寂静中。 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异: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为失常,语义较重。 例句1: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初是不怕的。 例句2:这些失魂落魄的伪军们,全吓得身子一抖,站住了。 卡片摘要 1.作者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2年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另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等著作。 2.背景剖析 汉语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掌握和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汉民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走上大街,放眼望去,错别字、不规范的字不少;翻开书报,错别字、词语错误、病句随处可见;看电视,听广播,听人讲话,不规范的用语几乎随时可以听到。鉴于此,作者从生活和文学艺术出发,举例分析,旨在引导读者认真学习祖国语言,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达到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目的。 3.词语解释 ①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②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③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现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④不即不离:指对人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 ⑤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胜,尽。 ⑥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⑦才高八斗:形容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8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