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灾害应急》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结课论文
题 目: 地震防治与现代生活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学131
学 号: 6001113005
姓 名: 李享
2015年 6月 14 日地震防治与现代生活
身为一名建筑学学生,防震减灾一直是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地震灾害学中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时刻警醒着我“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一个设计合理、质量好的防震减灾工程,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弱地震等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而且可能挽救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生命。因此了解地震知其原理,懂其防治是我做好建筑的重要也是必须的一课。
地震有着巨大的破坏力,它能够在瞬间将一栋美丽的建筑化为碎石残渣,能将一个繁华的城市变为人间地狱。它极其突然,使人无法预知,像一个古老的诅咒时刻盘旋在人们的头顶,也时时都有可能降临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地震由于破坏性大又难以及时预报,成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当前世界各国把建筑物防震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地震造成建筑物的倒塌破坏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抵抗地震造成的剧烈振动,进而导致建筑物的破坏或倒塌。第二类是由于强烈地震引起的水坝坍塌、海啸、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或倒塌。第三类是由于地震产生的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或山体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造成的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现有建筑物的防震技术主要是在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上做研究,这种硬性抗震或被动抗震建筑结构成本高且抗震性能有限。
据了解,目前国内建筑物的抗震方法主要有3种:一种是通过加粗柱子、多加钢筋的传统方法来硬抗震,比较常见;另一种是把建筑物某些非承重部分设计成效能杆件或通过装设效能装置来减震;此外比较新颖的是通过在地基与柱子之间加钢板橡胶垫的方法来隔震。随着建筑物智能抗震装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与发展,建筑物自身大大增强了抗震性能,达到大震变小、小震变了的目的。这改变了人们对建筑物抗震研发设计的传统思路,使人们形成对建筑物智能减震柔性抗震的新思路,增强人们对建筑物智能防震新技术的理解意识。
河南某科技公司根据建筑物自身惯性特征与地震运动的自然规律,参照了人体骨骼结构平衡原理,研发并制造出了第一代建筑物智能抗震节能防护装置。地震发生时,该装置使地基基础在建筑体的下光滑表面主动滑动,主动受到地震运动能量的切割;避免了建筑体的被动切割、切割破坏呈放大趋势的被动抗震局面。完成了对地震运动能量初级截流吸收与阻尼消耗的第一步,再通过一系列深层次能量阻尼消耗与中和缓冲,以及建筑物重心的智能配重与智能控制,确保了建筑物自身在大地震运动中的独立平衡效果,避免了建筑物的损坏与倒塌。在抗震性能相对提高的同时,也解决了抗震原材料不必要的浪费问题,节约了大量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解决了现有抗震技术既浪费资源且抗震性能得不到有效提高的现实问题,避免了地震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的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对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实际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及节能环保事业的同步发展。
2008年5月12日下午,近大半个中国都为之一动,一场突如其来的七点八级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国,在大灾难过后如何救援就显得非常重要。地震后道路破坏,交通堵塞,会导致救援人员进不去。我们因此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统一指挥部,制定统一的救援预案。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会很快组成救援队伍开赴灾区,许多志愿者也会自发的去灾区,如果组织不好,反而会造成有限的交通更加堵塞,影响救援有效展开。另外,医疗救援队应当编配训练有素、具有急救经验的医生,以便能够迅速在现场组织抢救伤员。以往重大灾害救援的经验证明,如果参加救援的人员缺乏应有的训练,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伤员的伤情甚至导致伤员死亡。在地震受伤人员救治中,有两个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其一是在救援和搬运脊柱骨折伤者时,因方式不当,极易引起脊髓损伤。其二是挤压伤未能得到及时识别和适当处理,导致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对于脊柱骨折的伤者,在搬动过程中切忌采用横抱、“一人抬胳膊一人抬脚”等方式,因为这可导致骨折的脊柱对脊髓造成损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疑有颈椎骨折时应立即用颈托固定。若情况不允许也尽量将伤者“背朝上抬出来”或一人托腰部以避免腰部突然弯曲。挤压伤的识别并不难,其特点就是疼痛与体表伤口不符,即伤者肢体体表伤口较轻甚至没有伤口,但其疼痛严重,特别是运动时疼痛更重。对于这些伤者,如不及时行筋膜切开减压,就可能发生挤压综合征。对这类手术要越快越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经营许可证》延续申请表.doc VIP
-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VIP
- 【宏观专题】牛市进程:十大观察指标-250901-华创证券.pdf VIP
- IBM-中外运产品创新咨询项目IPD体系沟通材料_v1.0_20200228.pptx VIP
- 课件智慧管廊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4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课件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Section B.pptx
-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详解演示文稿.ppt VIP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考核明细及罚款金额.doc
-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血栓相关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