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摘 要: 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营造民主与和谐教学氛围的法宝。本文旨在开发情境素材库,为中学一线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支持和教学设计实战指导。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置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具有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产生的,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要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因此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提高操作能力。如在绪言课中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1)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2)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只红色蝴蝶,在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通过这两个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如教学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值这一节课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课例: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
“糖醋排骨”、“西红柿”、“苹果”、“酸牛奶”、“橘子”……学生争先恐后地凭着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食物,在屏幕上打出一些酸性食品的照片,又问:“它们的酸性强弱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接着拿出两支试管,里面装有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酸牛奶和苹果汁,问学生:“这两者物质的酸碱性是一样的吗?你有什么办法确定这些物质酸性的强弱呢?”
“用酚酞试液。”“不,用石蕊试液。”
“那好,请同学们用石蕊试液检验一下他们哪个酸性强?”
在大家面前,两位学生用试管进行了实验,但所有学生都呆住了。因为两个试管中的红色几乎一样,学生面露惊异之色。“看来,我们要用别的方法区分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对了,用pH的方法。”一位学生兴奋地打断了老师的话。
“对,很好,这就是常用的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利用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创设生动的情境。
课例:燃烧与灭火。
1854年5月31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却很快地找到了“纵火犯”。
问题:谁是纵火犯?
学生交流: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学生1:有人放火。
学生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
学生3:战舰在海洋上航行,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发,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
学生4:船舱里很潮湿,草料慢慢腐烂产生热量,聚集起来使温度升高。
……
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描述的情境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3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照明线路安装解答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土地信息系统.ppt VIP
- ISO14064:2018GHG温室气体盘查报告.docx VIP
- 专题01 《岳阳楼记》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 VIP
- 雷克萨斯ls500h导航手册.pdf VIP
- geo5工程设计手册技术贴汇总一.pdf VIP
- 23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docx VIP
- 35-36第十三章岩浆岩的组合及成因重点讲解.ppt VIP
- 110张经典X线片影像诊断,夜班医生必备纯干货!.pdf VIP
- 2025年甘肃白银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1-初中化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