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册 运动和力教案4 沪粤版.docVIP

八年级物理册 运动和力教案4 沪粤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动和力课程资源 1.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演示仪 如图1所示,取口径较大的长玻璃管(如40W的废日光灯管,洗净荧光粉),内装粘滞性较大的液体,如机油、甘油或植物油。放入一个调好密度的小球或小瓶(装有铁屑或外绕铁丝),用磁铁将小球固定在底部,移去磁铁,小球直线上升,做直线运动。管外贴一白纸条,用铅笔在纸条上标出一些等距离的刻度线,配合节拍器或钟表,观察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研究小球做的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小球的密度调节得当(略小于液体的密度),移去磁铁后,因F浮>G,小球会上升,小球起动后粘滞阻力加大,致使三力基本达到平衡,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可以作为匀速直线运动。 2.自制气垫盘 用气垫盘可以近似地演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气垫盘的制作方法如下: 取一只橡皮塞或软木塞,在其中心钻一个直径约为1~2mm的圆孔,孔洞对准废唱片或光盘中央的孔,将它们胶合在一起(胶合处用蜡密封,不能使缝隙处漏气)。将充气的气球套在橡皮塞上,然后把唱片放在水平玻璃板上,松开气球颈部的扎线或夹子,由小孔喷出的空气在唱片和玻璃间形成气垫,如图2所示。 这个气垫能使唱片游离在玻璃之上,摩擦极小,它在玻璃板上运动时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3.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小实验 取直径为50cm的白色搪瓷面盆1个。为便于观察,用特种铅笔,在面盆边缘沿顺时针方向每隔30°作一标记,将其12等分,分别为0°、30°、60°、90°……360°。为防止外界振动和干扰,将盛满清水的面盆置于底楼的水泥地面上。取一张吹塑纸(一种较薄的泡沫塑料纸,有很多颜色,在文具店或美术用品店都可以买到),用刀片剪裁成宽0.1~0.2cm,长8cm的纸条。将吹塑纸条浮于面盆水面上,两端平稳地指向0°和180°。为防止风吹和外界影响,可在面盆上盖一薄板。 经过3~4h,轻轻打开薄板,你会惊奇地发现,吹塑纸条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 这是因为我们在北半球,面盆随着地表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运动状态(方向)发生了改变,而浮于水面的吹塑纸条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其指示角度的变化,恰恰验证了地球的自转。 4.大陆漂移 1915年,魏格纳了著名的《海陆的起源》一书。在这本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他认为在距今大约三亿年前,地球上现的大陆是彼此连一块原始大陆,大陆的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当时,并没有大西洋,纽约和华盛顿这些地方紧靠着撒哈拉大沙漠;印度次大陆也不是今天这样挤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而是同南极洲连在一起那么,这块原始大陆是怎样分离开来的?魏格纳认为可能是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或潮汐力的影响,使这块大陆产生了裂缝,犹如浮在水上的冰块,开始漂浮;由于地球不停地由西向东旋转,美洲大陆渐渐落后了,裂缝越来越宽,今天的大西洋便出现了。同样,由于其他大陆之间的相对运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大陆漂移说提出,遭到地质学家们的抨击。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古地磁学、海洋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都分别找到了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科学家发现在几个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深沟,炽热的岩浆不断地从缝里冒出来,向两边移动,逐渐形成了分隔开来的大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印度大陆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碰撞的产物就是现在,大陆还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移动着。中日两国人员共同研究发现,两国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cm。 中美两国人员共同研究发现,夏威夷平均每年靠近上海8cm~10cm。 科学家经过测量发现,已高达8848m的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升高。由于板块挤压,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m,即平均每年上升5cm青藏高原现在还以每年10的速度生长呢! 图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验观测、数学计算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体力学和地球上物体的力学统一起来,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理论。其主要内容是: 牛顿第一定律:(略)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力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点)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正反比。 经典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弱引力情况下、低速宏观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使人类对物质运动的认识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 6.划时代的科学家——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林肯郡一个农家庭里。出生前个月牛顿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 大约从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喜欢看一些介绍制作各种简单机械模型的读物,并从中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