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静电防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附录A 物体带电顺序表 带正电荷侧 玻璃 云母 尼龙 羊毛 人造丝 绢 人体皮肤 丙烯 棉布 铝 纸 麻 琥珀 铁、铜、镍 橡胶 金 涤纶 赛璐珞 聚四氟乙烯 带负电荷侧 * 当两种材料发生接触时,电子将从顺序表中位于左 侧的材料转移到顺序表中位于右侧的材料上。可以按此 来判断两个物体摩擦时,它们带电的极性,还可以大致估计所带电荷程度的大小,即顺序表中相隔愈开的两种材料摩擦,产生电荷的程度就愈大。 产生电荷的数量不仅与顺序表中材料的位置有关,而且还和材料的表面清洁度、接触的压力、摩擦数量、接触面积的大小、表面光滑度以及分离速度等因素有关。同类材料在经过接触、分离后也能产生电荷。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塑料袋,在打开时能显而易见地感觉到静电的存在。 * 质地不同的工作服和内衣摩擦时人体带电电压(kV) 工作服 内 衣 棉纱 毛 丙烯 聚酯 尼龙 维棉 纯棉 1.2 0.9 11.7 14.7 1.5 1.8 维尼纶55%、棉45% 0.6 4.5 12.3 12.3 4.8 0.3 聚酯65%、人造丝35% 4.2 8.4 19.2 17.1 4.8 1.2 聚酯65%、棉45% 14.1 15.3 12.3 7.5 14.7 13.8 * 工作服和内衣摩擦时发生的静电是人体带电的主要原 因,质地不同的工作服和内衣摩擦时人体带电电压如表所示。 人体各部位所带的静电是不均匀的,一般认为以手腕侧的电位 最高。 * 因塑料地面或盛器产生的静电电压测量值 普通值(kV) 最大值(kV) 在毛毯上行走的人 12 39 在聚氯乙烯地板上行走的人 4 13 在工作台面前的人 0.5 3 放在塑料箱内的器件 3.5 12 放在塑料管内的器件 0.5 3 * 附录B 控制系统静电放电抗扰度的试验 控制系统的下列部件需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系统整体机柜或者单个底座(机笼); 2)各类卡件; 3)上位机(工控机); 4)电源或配电箱; 5)端子板或接线排; 6)通讯线(网线); 7)信号线等。 * 接触放电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空气放电则用在不能使用接 触放电的场合中。 这里顺便提醒一点。由于空气放电方式涉及到外部火花通道的 形成过程,温度、湿度以及静电枪接近被测物体的速度变化都会引 起放电过程的显著变化。实验证明,随着静电枪接近被测物体的速 度变化,放电电流的上升沿时间可由小于1ns变化到大于20ns。由于 空气放电的重复性极差,测试的数据可靠性差,所以应优先采用接 触放电的方式。 * 所考虑的试验点包括: 1)与地绝缘的金属外壳; 2)与操作人员容易接触的区域; 3)指示器、发光二极管、缝隙、栅格等。 * 静电放电的试验布局 * 整个试验装置如图所示。试验时,放电枪的接地电缆 要与被试设备至少保持20cm的距离,以避免感应影响试验结 果。试验速度1次/s,每一个放电点至少放电10次。直接放电 试验应包括在使用中可能接触到的任何地方。 依据IEC标准,控制系统的防静电抗扰度应达到: 空气放电为3级, 接触放电为2级. 在试验期间,允许性能降低,但实际工作状态或存储的 数据不允许改变。 * 谢谢大家 * 为此,笔者认为,有许多仪表的制造商往往认为自己产品的静 电抗扰度已达到了IEC标准规定的2级或3级指标就与以认可,而实际 上这是远不够的。为提高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静电放电抗扰度,不但 要看试验电压的大小,还应着眼于试验模型,要注意上升沿时间的 特征值RC的大小。 * 4 静电防护的基本方法和软接地 静电是一种发生在材料表面上的现象。电荷存在于材料的表面 上,而不是材料的内部。通常,积累在物体表面上的电荷可以有两 种释放方式: 泄漏; 中和(离子静电消除器)。 泄漏是物体放电的首选方式。 * 如果将带电导体接地,就能够使带电导体上的电荷泄漏。从表 面上看,这和“引雷入地”的原理是一样的。 但是静电对地的泄漏,和“引雷入地”所不同的是,雷电浪涌 是通过控制系统的端口进入系统的,所以必须要在浪涌进入系统 前,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释放掉。 而静电是通过包括人体或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等多种路径进入 系统的,必须要控制它的泄漏速度。例如,人体套上防静电腕带, 必须把泄漏电流限制在人身安全的电流5mA以下,所以防静电腕带需 串上一个1MΩ的电阻。又例如,当人体通过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将 携带的电荷通过控制系统的接地端释放的话,为防止泄漏电流将释 放路径附近的元器件损坏,放电必须缓慢进行,以限制电流。 * 所以在静

文档评论(0)

2518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