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胡倩文(精编资料 ).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家常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比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等,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独特的乡土文化背景,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今天,让我们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走进家乡的山山水水,领略家乡的民俗风情,相信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 东北民俗 1.窗户纸糊在外 2.姑娘叼着大烟袋 3.养个孩子吊起来 烟囱安在山墙边,窗户纸糊窗外,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在外 二人转 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结束语: 各位同学,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有声有色的风情画卷,感受日常生活中鲜活的民生和民间文化,我们将体会到生活的无穷乐趣,欣赏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让我们走街串巷,寻找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开采有价值的语文资源,对习以为常的民风民情,多一份感受和体验,多一份关注和发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谁能说出与中秋或重阳相关的古代名句?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唐*李煜*《谢新恩》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北宋*柳永*《斗百花》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 傣族的禁忌与宗教有关。如进入佛寺殿堂之前必须脱鞋,不许抚摸小和尚的头。入傣家做客,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坐门槛;不要进主人内室等。 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提线木偶 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将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调及南鼓(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 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退休后20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惠山泥人艺术面临失传 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也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据调查,现在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一人了。 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已有数千年历史,但如今,能够全面掌握平遥漆器工艺的老一辈艺术家唯有薛生金一人。 保护民间艺术与社会发展是否相互矛盾?请你为保护民间艺术出谋划策! 恢复、保护、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是世世代代都要做的事,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当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认识。保护民间民俗文化,最重要的是提高热爱民间文化的感情,要在学校里让学生把剪刀拿起来,把面花捏起来。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许多灿烂的民间艺术,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我们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更要好好地保护及传承民间艺术! 让民间艺术更加辉煌! 上页 下页 返回 * * * * * * * * * * * 上页 下页 返回 活动目标 1.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社会责任感。   2.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 3.通过开展活动,为保护民俗文化出谋划策。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了解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么?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下黑龙江。 戏曲类 语言类 节日类 风俗类 探究 中国六大戏曲剧种: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