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作文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名为“成名之后”的漫画,运用两种修辞方法,写一段介绍漫画内容的说明性文字,向没有见过这幅漫画的人介绍这幅漫画。(200字左右) 1.细致观察了解画面内容。 2.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3.说明时方位要清楚,顺序要合理。 4.使用议论性语言,可以运用“反映”“讽刺” “告诫”“批评”等词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整体观察 把握细节 发掘意义 这是一幅题为“成名之后”的漫画。(点题) 画面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面是一个人,占了五分之四的画面;下面是这个人站着的悬崖,只占五分之一的画面。 (整体介绍) 画面上的人身穿一套中山服,正趾高气扬地走着。头高高的扬起,哼着小调,像一只高傲的小公鸡。右手拿着点燃的烟,烟雾向上慢慢飞腾;伸向前方的左手拿着一本翻开的书,书名叫《我的大作》。右脚高高抬起,已经踏出了悬崖,锃亮的皮鞋也显出得意的神色;左脚则刚好踏在悬崖边,距悬崖只有一步之遥。这个名人丝毫没有察觉危险的临近。 画面的下方是悬崖,悬崖后侧方边上树了一块木牌,写着“当心”两个字。悬崖的前下方白云缭绕,海鸥飞翔。悬崖的正侧方有四个字——“成名之后”。 (局部介绍,抓顺序和细节) 这幅漫画刻画了那些写作成名之后目空一切得意忘形之人的丑恶嘴脸,同时忠告他们必须悬崖勒马,否则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揭示寓意) ◇2005年重庆高考小作文: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②字数不少于200字。 思路分析:所选说明对象是常见的,是考生每天都在接触、使用的物品。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是有话可说的。说明“筷子”,可从筷子的类别、用途、使用方法等方面入手,还可顺便提及不用一次性筷子、提倡环保等,还可从筷子的历史演变、筷子所代表的中华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可用平实说明,就像一般说明文那样;也可用生动说明,如“筷子的自述”等。只要我们熟悉它,将说明的层次分清,尽量用新颖、生动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就行。 【范文1】 筷 子   我是一双结构复杂的筷子,出生于中国,还被荣幸地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自从我在中国扎下了根,经过发展,我们筷子家族越来越庞大了,姐妹特别多。有竹制的、木制的、塑料制的,还有象牙制的、金制的、银制的,等等。通常状况下,我们的身高约为25厘米,下端圆,上端方,看上去匀称,令人心仪。   人们吃饭时简直离不开我,由于我是他们吃饭的工具,人们吃饭前,都会将我从筷兜里悄然取出,在桌上放好,等饭菜做好后就直接动用我;吃完后,又会把我收起来清洗洁净后送回筷兜里。如此循环,直到我们“老掉牙”,最后“死掉”。     【点评】本文采用了拟人的说明方法,用第一人称,经过“我”(筷子)的自述,给我们介绍了筷子的历史、种类、结构、作用等。全文条理、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亲切感人,生动说明了筷子的特点,是一篇符合要求的应试说明文。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说明对象,然后依次介绍了筷子的历史、荣誉称号、种类、结构、作用等。同时,采用分种别、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清楚、准确地说明了筷子的种类、结构等特点。“看上去匀称”“直到我们‘老掉牙’,最后‘死掉’”等言语,不只生动,而且准确无误地说明了筷子的特点。 【范文2】 筷 子 先请你猜个谜语:“黄兔追白兔,白兔跳下崖,黄兔倒回来。”你能猜出黄兔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筷子。 筷子的结构简单、原始。它就是由两根小棍组成的,通常是用木、竹、塑料、象牙等材料做成。筷子的长度一般是25厘米左右,夹菜的下端为圆形,手执的上端呈方形。圆形的下端直径通常在2毫米左右,从下到上略有增加。筷子主要用于人们吃饭。吃饭时,人们常用右手执筷,将两支筷子团在一起,通过手指控制两支筷子的聚合与分开,从而将食物准确地送入操作者的口内。筷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人们通过对筷子的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又赋予了筷子艺术品的角色。 【点评】 1.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先引出说明对象——筷子,然后依次介绍它的结构、材料、形状、大小、使用方法、历史与现状等。这样一一道来,不慌不忙,条理分明。 2.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方式,很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 3.用语严谨、准确。“通常”“一般”“左右”“主要”等词语在文中的运用,使得文章逻辑严密,他人难于钻到空子。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