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温故知新 l.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A、乡村地域都为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城镇地域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3、下列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旅游业 B、林业 C、建筑业 D、商业 4、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5、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A、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C、工业区域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6、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 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 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A D A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1)常用指标 (2)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GDP) 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民收入( GN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常用 指标 区域 类型 环节一 知识铺垫 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总体发展趋势 环节二 案例探究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尽管这里优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以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1834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水路交通枢纽。 19世纪70年代后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利用五大湖和运河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享有“钢都”之称。这里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很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起步 1.在地图册中找出匹兹堡,结合材料说说它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的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环节二 案例探究---合作学习(一) 匹兹堡 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东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聚作用和对外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生产方式——一部分劳动力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性行业;生活方式——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匹兹堡的困惑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钢都”匹兹堡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钢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年的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万以上,全市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门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部蓬勃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