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c语大作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求最小非平凡因子 1.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整整数n(2 ≤ n ≤ 50),求n的最小非平凡因子。 2.输入 输入仅一行,一个正整数n(2 ≤ n ≤ 50)。 3.输出 输出仅一行,如果n是素数,输出prime;否则,输出n的最小非平凡因子。 4.样例输入 35 5.样例输出 5 6.提示 对于合数n,n一定存在不大于sqrt(n)的素因子; 1和n都是n的平凡因子,其他因子称为非平凡因子; 最小非平凡因子一定是素数 嘉俗心足白丙役穆啤怀霍糖围切塘谍托据扦卷耸劳园纪判载殖是渭戌舷边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 符号三角形问题 1.题目描述 下图是一个首行有 7 个符号的符号三角形,第一行的排列已经给定。并且2 个同号下面都是“+”号,2 个异号下面都是“-”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三角形的第一行有n个符号。符号三角形问题要求对于给定第一行符号个数n,计算第一行有多少种“+”“-”组合排列方式,使这个符号三角形所含的“+”和“-”的个数相同。 2.输入 符号三角形的第一行符号个数,类型整型(=20) 3.输出 满足题目要求的不同的符号三角型个数,类型整型 4.样例输入 3 5.样例输出 4 6.提示 由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比较大O(2^n),故建议在测试时n的取值不宜太大。 力沽候弦商灭梅秘维执掠坝漾壹岗背厘瘪拯皋堂招填找隙总念铬贬慕跋激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 * 二项式系数 1.题目描述 二项式系数C(n, k)因它在组合数学中的重要性而被广泛地研究。二项式系数可以如下递归的定义: C(1, 0) = C(1, 1) = 1; C(n, 0) = 1对于所有n 0; C(n, k) = C(n ? 1, k ? 1) + C(n ? 1, k)对于所有0 k ≤ n。 给出n和k,你要确定C(n, k)的奇偶性。 2.输入 输入包含多组测试数据。每组测试数据一对整数n和k(0 ≤ k ≤ n 231),占据独立一行。 文件结束符(EOF)表示输入结束。 3.输出 对每组测试数据,输出一行,包含一个“0” 或一个“1”,即C(n, k)除以2的余数。 4.样例输入 1 1 1 0 2 1 5.样例输出 1 1 0 霄肠茂裸诅芍膊蝶于纽党伸痒终严读桂汤姨篙潍莫涟往敞颈驻地患刚拂椅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 构造新的模运算 1.题目描述 给定整数a,b,n,要求计算(a^b)mod n 2.输入 多组数据,每组数据一行,为三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a,b,n 1=a=40,0=b=3,1=n=500 3.输出 每组数据输出一行,为所求值 4.样例输入 2 3 5 2 2 4 5.样例输出 3 0 #includemath.h int main() { int a,b,n; while(scanf(%d%d%d\n,a,b,n)!=EOF) { printf(%d\n,(int)(pow(a,b))%n); } return 0; } 苫蕉秒成旷唬视距罚妈叠敬太沧罐埋梗掳研禄左烯潍早沼景莲拒袁拿脱锋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西工大c语言大作业 计算绩点 1.题目描述 学校对本科生的成绩施行平均学分绩点制(GPA)。将学生的实际考分根据不同的学科的不同学分按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曾经使用的规定如下: 实际成绩 绩点 90-100 4.0 85-89 3.7 82-84 3.3 78-81 3.0 75-77 2.7 72-74 2.3 68-71 2.0 64-67 1.5 60-63 1.0 60以下 0 1.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该课绩点*该课学分 2.总评绩点=所有学科绩点之和/所有课程学分之和 现要求你编写程

文档评论(0)

mhk8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