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土源性寄生虫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病原学检查 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粪便(快速、保温、清洁)、脓肿穿刺物 碘液涂片法(查包囊):甲醛乙醚法沉淀包囊提高检出率 体外培养法 实验诊断 * 肝脓肿穿刺 * 肝脓肿穿刺 二、影像学检查 结肠镜检 超声波 X线 CT 肝脓肿—CT检查 流行病学 世界性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最常见 我国:92年平均感染率为0.949% ,西藏达8.124% 传染源:包囊携带者,每天可排包囊5000万个 传播途径:经口 高危(易感)人群:旅游者、弱者低能人群、男性同性恋者 感染率地区分布 溶组织内阿米巴 防 治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治疗目标:1 治愈肠内外病变,2 清除肠腔中包囊 查治病人:首选药物:灭滴灵(甲硝咪唑) 查治带虫者应选:巴龙霉素、碘喹方 粪便管理:无害化处理以保护水源 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P243 简称贾第虫。 寄生人体小肠,可引起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 本病世界性分布,由于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 简 介 1. 滋养体 呈半个倒置梨形,9~21μm× 5~15μm × 2~4μm 两侧对称,背凸腹平,腹面有2个吸盘 4对鞭毛,前、后、腹、尾鞭毛各1对 1对核在吸盘底部 1对轴柱,纵贯虫体中部,不伸出体外 1对中体与轴柱1/2相交 铁苏木素染色 瑞氏染色 滋养体 2. 包囊(Cysts) 椭圆形 大小为8~14×7~10μm 壁厚,与虫体间有明显空隙 未成熟包囊2个核,成熟包囊4个核,多偏于一端 可见鞭毛、丝状物、轴柱 铁苏木素染色 2核包囊 包囊 碘染 包囊呈黄绿色 二 、生活史 成熟包囊 随粪排出 污染水、食 经口 人或动物食入 十二指肠 脱囊 2个滋养体 吸附于十二指肠、小肠 上段,二分裂繁殖 包囊 生活史小结 感染期:成熟四核包囊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小肠 致病阶段:滋养体,二分裂法繁殖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滋养体附着于小肠柱状细胞表面(透射电镜) 三、致病 病理切片 患贾第虫病 6岁男孩因严重吸收不良死亡 尸体解剖小肠病理切片(HE X400) 临 床 典型表现: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水样便,量大、恶臭、无脓血 多发展为慢性,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 儿童患者可由于腹泻、脂肪泻,引起贫血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 虫体寄生在胆道系统,可能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 四、诊 断 1.病原诊断 ⑴ 粪便检查: 水样稀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成形粪便:碘液染色涂片检查包囊。 由于包囊形成有间歇的特点,故检查时以隔天粪检并连续3次以上为为宜。 五、流 行 1、分布:全球性,感染率1~20%。 欧美各国曾多次发生暴发流行,英国 则占各传染病年发病率之首。 我国:全国性,农村 城市 1992年:2~10% 贾第虫感染率的地区分布 2、流行因素 (1)传染源: 排出包囊的人(病人、带虫者)、 动物(牛、羊、猪、兔、猫、狗) (2)传播途径: 水源、食物 昆虫携带 包囊的抵抗力强: 水中活4天,含氯水中活 2~3天, 粪中活10天以上,蟑螂消化道中活12天 一次腹泻粪便中滋养体可超过140亿个,一次正常粪 便中可有包囊9亿个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儿童、体弱、免疫功能低者易感 旅游者易遭感染 防治原则 (1)治疗常用药物有灭滴灵、丙硫咪唑、痢特灵。 (2)彻底治愈病人、带虫者,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保护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3)旅游者、男同性恋者、胃切除病人、胃酸缺乏及免疫功能缺陷者易感多见。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点 ------------------------------------------------------------------ 鉴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 体 形 略呈“C” 略呈“S” 口囊内 2 对钩齿 1 对板齿 交合伞 较圆 偏扁 背辐肋 远端二、三分支 近端二、二分支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