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书香:一场心无旁骛的修行《西游记》中,唐僧对孙悟空说,西行取经,万里行程,一心向佛,定得真经。对于唐僧师徒来说,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漫漫长路,大漠雪山,只有心中有道,才能耐住寂寞,守住繁华。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一场修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批批学生来了又走了,只有教师始终站在那里,一方讲台,一支粉笔,便是几十年日月春秋。岁月无言,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修行之道。而对于王书香老师来说,这场修行,唯有心无旁骛,才可取得真经。一个“无趣”的人一张书桌、一个书柜、一张床、一台老式电脑、一堆化学试卷,这便是王书香老师办公室的全貌。在很多人看来,王老师的办公室太过简单清淡,没有精巧玩物,没有花花草草,就和她的生活一样“乏味”。当被问到有什么兴趣爱好时,王老师一脸坦然地说:“我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这样的回答在别人看来或许很奇怪,可是我觉得这就是王老师内心最真实的告白。因为,教书育人就是她最大的兴趣,而那一堆堆试卷便是她办公室最好的装饰。1986年大学毕业后,王老师被分配到魏善庄中学。这是大兴区的一所农村中学,当时学校在一个村庄的边缘,四周全是庄稼地,校园里只有几排低矮的教室,操场上长满了半人深的杂草。环境荒凉,生活更是艰苦,早晚餐只有馒头和咸菜,而要想看场电影则要骑自行车到城里去看。初来乍到,很多年轻的老师难以接受这艰苦的生活条件,更深深地感受到这寂寥乡村的无趣。王老师却毫不在意,她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条件,更没有兴趣去城里找点娱乐,每到周末,别人兴高采烈地进城了,她一个人默默地在房间里批改作业、做化学题、研究教材,不亦乐乎。后来,王老师被调到区里的学校,生活便利了,养养花草、看看电影、逛逛街都不再是难事。但王老师依旧提不起兴趣,她觉得精力有限,更愿意花时间钻研教学,跟学生们待在一起。这些年,王老师只有一个爱好――做试卷。她费心收集每个学校的化学试题,自己先亲自做一遍,从中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到新的灵感和思路,三十年来,王老师做过的试卷堆起来也是蔚为壮观。原来,精力有限只不过是王老师的“借口”而已,她是个“吝啬”的人,不舍得浪费每一分钻研教学、思考教育的时间。在家人眼中,王老师不仅“无趣”,还很“无情”。1989年5月,王老师本该成为一名幸福的新娘,但是,那时临近中考,为了不影响即将中考的200名学生,她说服爱人把结婚日期推迟到暑假,而且在结婚的前一天,她还参加了中考阅卷。为此,王老师的爱人没少抱怨,但王老师坚持学生们的好成绩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有一年期末,王老师因病需要住院手术,但是想到学生马上就要考试了,她就坚持站在讲台上,边上课边进行手术前的各种检查和化验,直到放寒假才正式住进医院,开学又准时回到了课堂。其实,王老师何尝不想多休息几天,但是一想到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她就躺不下去了,咬着牙也要坚持。这样一个“无情”“无趣”的人,却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想必这楚楚动人之处就是那份对教育的热忱与专注吧。一个有意思的人“王老师?她太有意思了……”“王老师太逗了……”一提起王书香老师,学生们都捂着嘴笑。这样的评价不免让人疑惑。无趣?有意思?到底哪个才是王老师最真实的一面?在上王老师的课之前,很多学生印象中的化学就是繁复的化学方程式、无聊的化学反应,老师的讲解千篇一律,让人昏昏欲睡。上了王老师的课,学生们才知道,“原来这些化学反应还可以这样讲,真有趣。”有一节化学课是讲“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有的老师会这样讲:“开始出来的是空气不能收集,等有连续气泡了,才可以收集。”这是一种“白描”的讲法。而王老师却说:“你看开始排出的气泡是不连续的,这时候是空气泡,嘟~嘟~嘟~,现在就不要收集,氧气出来了,就是嘟嘟嘟嘟嘟,这才是连续的气泡。”只是多了几个象声词,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学生们每次遇到这一题,都会想起王老师“嘟嘟嘟嘟嘟”的声音。复习一氧化碳的知识,要讲解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煤气中毒的原因。学生可能觉得“一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差不多”,一两句话就讲过去了。但是,没想到王老师讲起来绘声绘色,“一氧化碳无色无味,这是人们中毒的主要原因,假如说有色有味,你一看红的绿的气体出来了,你肯定撒丫子跑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有的农村老太太还在炉子旁边放一盆水,别说一盆水,就是睡水窖也不管用。密度跟空气极其接近,这也是容易中毒的原因,躺多高都合适,如果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那可以挨着房顶睡,密度比空气小,就睡地铺……”这样在很多人看来难登大雅之堂的讲法,学生们却听着特别有意思,每次想起来,还要偷偷地乐一下。在王老师看来,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活泼的氛围,让课堂生动起来。“同样一个内容,你说得有意思学生就能听进去。”因此,每次讲课王老师都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这样的语音语调跟平铺直叙就不一样,有时候王老师还自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