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摘 要】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需尊重文言习性与促进学生发展,学习策略应符合文言特征及学生心理。【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58-02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改变以往琐碎的分析而进行整体感悟,通过传统诵读与激趣探究,利用韵语和属对训练来辅助,“言文结合”,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一、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需尊重文言习性与促进学生发展1. 整体感知,诵读体悟最初的古文没有标点,不分段,文章的意义主要从整体把握。知道的整体越多,了解的个体越多。因此,应将文章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握文章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汉语言很强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教学应更多地注重整体阅读感悟而非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关于传统的诵读是否适合文言文学习,不一定能找到确凿的科学论证,但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诵读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有效的。姚鼐认为:“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但若默看,即终身作门外也。”“读古文务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选自《惜抱轩尺牍与陈硕士》)通过整体感知、诵读体悟,将“言”“文”结合起来,不再割裂,不再肢解,还文本一个鲜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与感悟。2. 激趣探究,言文并重文言文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佳作,记载的事实与现代文明相去遥远,但却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对不熟悉、不了解的文明有着天生的好奇,而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尤甚。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应提供现成的知识,而应创设让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例如,《孙权劝学》一文的关键词是“劝学”,需要师生探究的有“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何为“涉猎”?涉猎的对象是什么?也就是说孙权让吕蒙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学习内容主要由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3.“韵语”与“属对”辅助教学利用“韵语”和“属对”训练是古文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诗、骈体文有押韵、有对仗,甚至一些唐宋散文也有相同的特征。但这些训练已渐渐淡出今天的语文课堂,越来越不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将这些既符合汉语言教学规律,又符合学习心理的传统教学方法弃之不用,是非常可惜的。在初中教材选文中能进行韵语与属对辅助教学的有《论语八则》《小石潭记》《核舟记》《陋室铭》《爱莲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卖柑者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桃花源记》《捕蛇者说》等文章。4. 学习文言的行文习惯古文的行文习惯有用词委婉、援用故实、引经据典、变文避复、词语割裂、避讳改字等。在初中主要关注古今义的差异、援用故实等。以教学《爱莲说》为例,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问:“这篇文章将‘莲’当作女人还是男人进行描写的?”其实,这个问题在学生熟读文章后再问,学生是清楚的,因为有“莲,花之君子也”这句;但对于刚刚读完一遍文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第一感觉不是这样的,因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有“妖”“香”“亭亭”3个词的影响。果然,大多数同学回答是“女人”。让学生查阅《古汉语字典》可知,妖:①艳丽、美好;②古时称一切反常的东西或现象。“妖”字为形声字,“女”加“夭”,而“夭夭”取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茂盛而美丽的样子。在今天“妖”的“艳丽、美好”之意用得极少,反而“妖怪”“妖精”等词语用得较多,也就是“一切反常的东西或现象”的意思得以加强。而在《爱莲说》中,妖是“艳丽、美好”之意。“香”“亭亭”也可以类似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二、初中文言文课堂的学习策略应符合文言特征及学生心理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等。1. 学习应有好奇心好奇心源自“未知”,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如《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文章简短(100字不到),但道理深刻,说理技巧高。学生容易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角度对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行为感到好奇。作为君王,不是想干嘛就干嘛吗?干嘛要“顾左右而言他”?面对孟子的质问,齐宣王可能有以下几种反应:①与其争辩;②干脆承认(默认);③恼羞成怒,有过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