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让“平凡之善”滋养我们的心灵
我们需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多一点信心,需要向成都街头的这些热心人们学习,不能因为预设了恶,而忘记了善。
没有推广、没有炒作,这两天,一段暖心视频迅速传开。网友纷纷转发,网站主动置顶,仅在微博就获得高达7500多万次点击。“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已被暖哭,愿每个人都被温柔相待”“看完,相信人性本善”……感动、共鸣,只源于普通人身上闪耀着的“善”。
这是一个关于善的试验。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节目,来到成都街头录制。他们请演员扮演迷路的健忘老人,观察路人的反应。没有剧本、不拼演技,普通人最真实的选择、最自然的流露,让人倍感温暖:快餐店也好,路边摊也好,吃完不付钱就走的老人,面对的都是大度微笑;顺路也好,不顺路也好,提着菜篮的老人,都会被耐心指引。冒菜店老板搀扶徘徊的老人进店,端上热腾腾的食物;大排档的两个女孩请无助的老人坐下,还绕一大圈买来面包;一位母亲先跑去接了放学的孩子,让孩子牵着老人的手一起走;几个青年临时改变行程,把老人妥妥帖帖送回家……对于“这个世界会好吗”的问题,这些普通人或许会让更多人给出肯定的答案。
事后的采访中,这些“四川好人”们,也并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老人家嘛”“人家岁数都这么大了,也没关系”“一个大爷有啥子嘛,无所谓”“家里也有老人,看着比较心疼”……不过就是最简单的认识,不过就是最寻常的话语,却让人感觉,“川普”真是最可爱的腔调。市井的善行没有传奇,只是行走坐卧的伦常、柴米油盐的底色,可谓“日常的德行”。也或许,善行本来就不需要原因,只是发乎本心的选择而已,哪里需要多说什么。
这些凡人善举让人看到,善,一直都在,从未离开。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因很多所谓“新闻”,而生出失望来。明星的婚变带来舆论的狂欢,狗血剧情直指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师徒反目皆因利益而起,在公共空间争吵到尽人皆知;有人为了超车而拳脚相向,有人对受伤的孩子视而不见,还有人做起了碰瓷的生意、骗人的买卖……然而,那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判断,在成都街头一幕幕的温情中遭遇反例,套用最近正火的句式来说是,“人心犹在,不诉薄凉”。如此多自发的点赞也说明,我们多么渴望能廓清雾霾,让眼睛看到光、让心灵萌动爱,让善成为我们的精神滋养。
恰如这档节目的追问,你会怎么做?即便是面对迷路老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坚定的回答。这个节目让人反思:我们是不是有太强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相信道德已经贬值、善行已经破产,因而在小声的嘀咕中,给了自己背对着善走开的借口?我们是不是因为有冷漠和乖戾就不再相信人性,因而一边充满怨念一边过度自保,在一次次的迟疑与延宕中,让自己也成为沉默的一分子?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多一点信心,真的需要向成都街头的这些热心人们学习,不能因为预设了恶,而忘记了善。
其实,节目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犹豫”。在大学门口,老人向一个女孩讨要食物。女孩有些害怕,把面包给老人后匆匆离开。不过,5分钟后女孩却回来了,主动请老人吃饭,还找到了老人家里的联系方式。最初的戒备、其间的犹豫,都可以理解;也正因此,最后的帮助才显得如此诚挚——那是思考之后的行动。女孩说,那5分钟里她想的是,老人是不是真的饿了,找不到家了,要不要过来看一下?相信,面对他人的困顿,很多人也都会有这5分钟的心路历程,只是更多人还需要克服惰性、战胜怀疑。
?
普通人的善心善行,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问“这个社会怎么了”,却不能不看到,这个社会还有更多的善、更多的美不能忽略、不容忘记。因为这当中,有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在悄然生长。
2、“看脸”只一时,品质更恒久
作品的品质永远是观众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在年轻观众的审美倒逼之下,加速国产剧的审美转型与品质升级,是电视剧产业应有的“青云之志”。
在一个观众年龄日益年轻化的电视剧市场,究竟什么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如果说,过去是出于年轻观众的热捧而使得某些“雷剧”掀起收视浪潮,那么如今一些高品质剧能够成为“爆款”,其背后的原因则正是年轻观众文化审美的转变,这种审美变迁也正在倒逼电视剧生产随之转变。
当观众年龄越来越小,从曾经的70后、80后过渡到了90后甚至00后,“IP改编”“鲜肉当道”“比拼颜值”开始成为电视行业的口头禅,毕竟抓住了年轻观众的胃口是赢得收视率的关键。流量、IP价值开始成为电视台的核心考量,人气值开始成为选取演员的关键指标,整个行业都在感叹,这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但“看脸”也在制造电视剧年轻化时代的一种悖论,甚至将行业引向误区。综观2016年上半年电视剧市场,尽管也有收视不错的热门偶像剧,但并没有出现像去年《琅琊榜》《伪装者》和今年年初《芈月传》那样的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