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原题回放]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请以“不错过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命题透视]苏州的中考作文命题始终那样婉约、柔美、谦和、包容,让你无法不爱。今年的“不错过 ”,肯定不能错过。一、 半命题:六年一次的“不错过”2008年,苏州中考曾出过一道非常不错的半命题作文,那美妙的“聆听”,至今在耳:“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这是当年的一段引导语,这一段可耳可心的诗意表达,曾引发了相当多的考生写出了优秀的文章,之后,也不知诱发了多少好的作文命题。自2009年“一丝惬意心中来”的命题作文出现后,整整五年,苏州人一直钟爱着这种诗意的、柔美的、撩拨人心的命题作文。直到2014年,苏州人才从喜欢的、满足的情绪中走出来,回望六年前的半命题风景,于是,就有了今天呈现给大家的“不错过_______”。二、 内涵有异:“不错过”不等于“不该错过”这道题刚一问世,便有人说,这是一道抄袭了常州中考作文的题目,至少说明命题人的视野不够宽阔。其实,这样的判断是有失公允的。苏州的“不错过_______”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而2013年常州的“不该错过的风景”则是命题作文。因此,这是两道题型完全不同的作文命题。更为重要的是,虽然都有“不错过”三个字,但其内涵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妨回看一下2013年常州的题目:“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我们会发现,常州题强调的内涵首先是“慢”,如同2013年盐城的“放慢脚步”一样;其次是“欣赏”,要“用慧眼欣赏”。更为重要的是,“不错过”的对象被锁定在“不该错过的风景”这一范围内。而苏州的命题,既没有强调“慢”,也没有限定“风景”的范围,而且非常大度地表达了只要是沿途的风景,都不应该错过的意思;甚至强调的是所有的经历,哪怕一次跌倒,也会充实我们的人生。这里传达出来的,不只是命题者的识见,更是苏州人的一种包容和淡泊。让疼痛成为风景,不是一般人能体味的。三、 “爱”在其中:充满了人文关怀这一点似乎也成了苏州中考命题的传统,命题人始终站在十四五岁的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人事,即使是如此重要的考试,也依然把对考生的关爱放在第一位。“不错过_______”这样的话题,对一个初中生而言,似乎有点超前,但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就能很好地弥补这样的不足,因为,偌大的写作自由权留给了孩子,他们熟悉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什么刻骨铭心就写什么,于是,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道半命题作文几乎成了考生自由命题和自由写作的一次实践,各种题目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考生可以补充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一个短句,自由度很大。此外,这道题还有一段提示语作为引导,不在“风景”上设置门槛,这样,人生的喜怒哀乐皆可招至笔下,世间的人情练达均可摇曳成文。如此放手的挥洒,也是考场作文不可多见的风景。没有真正的学生观,没有“学生为本、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是不会如此命题的。[评卷扫描]常言道,字面人面,题品文品。半命题作文的特殊品质决定了这次考场写作的品质:一方面,优秀作文较多,特别是选材的自由带来了故事的变化、主题的丰富,可读耐读的优秀文章明显比命题作文多得多;另一方面,也因为自由,致使写作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少考生自说自画、自我陶醉,使得文章与“不错过”、与提示语几乎没有一点关系。后一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 只写了“半道题”。虽然是半命题作文,但根据要求补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之后,就是一道完整的题目,整个写作就必须依照这道完整的题目进行。这个道理考生们都知道,但到了考场上就往往不是这样了。例如,有一位考生写《不错过父爱》,结果只是写了父亲对自己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帮助,写了父子之间的爱;还有一位考生写《不错过打开那扇窗》,题目很有味道,补充的部分还是个动宾结构,更是一种比喻,可结果所写的只是自己如何去打开与父母沟通的那扇窗的故事。这两篇文章其实都只写了半道题,前者写的是“父爱”,后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