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技术总结报告.docVIP

东亚飞蝗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技术总结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东亚飞蝗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技术总结报告   摘要:在东亚飞蝗防效方面,80%氟虫氰25%高效氯氰菊酯40%乐斯本20%氟铃辛1%甲维盐20%氟虫双酰胺,建议选择防控效果相对更好的药剂开展工作。   关键词:东亚飞蝗;防控;药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Q9692652文献标识码:A   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东亚飞蝗的高选择性、低残留药剂,精准施药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样板,是从根本上改善、提高蝗虫的防治技术水平,减轻灾害损失,控制蝗灾和减轻化学农药环境污染。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条件211试验对象   东亚飞蝗,为利津县蝗区内自然发生的夏蝗。   212环境条件   2121气象资料:试验期间,试验区内最高温度37℃,最低温度23 ℃,总平均气温28℃左右,以晴朗和多云天气为主,期间无降水过程(详见表1)。   2122土壤资料:试验区土壤类型为冲击性壤土,植被覆盖度50%,主要植被为小芦苇、马绊和茅草等。   22试验设计和安排   221试验概况   施药时间为2013年6月27日下午4点,是风速低于3m/s的晴朗天气,夏蝗三龄盛期,试验地选在利津1号蝗区,芦苇长势好,分布均匀,便于地面施药,施药前后温、湿度适中。本试验设6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试验区中设4个笼罩小区,每个笼罩小区1m2,每个笼中放30头蝗蝻。喷药工具为机动喷雾器喷药时保证每个试验笼都均匀着药。   222供试药剂   选择6种供试生物药剂:25%高效氯氰菊酯、40%乐斯本、1%甲维盐、20%氟铃辛、80%氟虫氰、20%氟虫双酰胺。   223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排列,设6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每处理面积为667hm2,其中每个处理设4个笼罩小区,每个笼罩小区1?O。   224施药方法   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常规喷雾,处理浓度分别为:25%高效氯氰菊酯1200倍、40%乐斯本1000倍、1%甲维盐1000倍、20%氟铃辛600倍、80%氟虫氰10000倍、20%氟虫双酰胺1200倍。(见表2)   集团公司120016g4常量喷雾7清水对照〖6〗4常量喷雾本试验设6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3~5龄蝗蝻),每个重复为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O。每个试验笼放30头蝗蝻,做为施药前虫口基数,在施药后1、3、5、7d分别调查笼罩内蝗虫残虫数,并做好记录。   23调查方法   231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于喷药前调查蝗蝻基数,药后1、3、5、7d,分别调查各处理区内活虫头数,做好记录,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调查时每处理4个重复,每点调查1?O,计算时用各点之和。   232统计方法   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中的规定计算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效。   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施药后虫口数)/施药前虫口数×100%   校正防效%=(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显著性测定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试验结果和显著性检测结果(见表3和表4)。   表4东亚飞蝗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著性比较   处理   续表4东亚飞蝗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著性比较   处理   编号处理药剂虫口   基数施药后1d施药后3d施药后5d施药后7d残虫量   3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31各处理防效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80%氟虫氰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d防效显著,达9656%,药后3d防效达100%;40%乐斯本和25%高效氯氰菊酯药效相当,防效好于其它3种生物杀虫剂,药后1d防效分别达9138%和7587%,药后3d防效显著,达9656%和100%;20%氟铃辛,药后1d防效达7587%,药后3d防效达8621%,5d防效885%,7d防效9455%;1%甲维盐和20%氟虫双酰胺药后1d防效均为5272%,药后7d,防效分别达9272%和8634%。从蝗虫死亡速度上看,80%氟虫氰、40%乐斯本和2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最快,药后3d可达较好的防治效果;1%甲维盐和20%氟铃辛药后5d显出明显的防治效果;20%氟虫双酰胺药后防效相对最差。   32结论   通过本试验研究可知,在防效方面80%氟虫氰25%高效氯氰菊酯40%乐斯本20%氟铃辛1%甲维盐20%氟虫双酰胺。   作者简介:王杰(1983-),男,山东东营人,汉族,助理农艺师,大学,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