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世海:庄稼医生张世海:二十二兵团二十二团战士,1952年组织安排他从事植保工作,他刻苦自学,写读书笔记30余万字,从一个文盲成为出色的植保专家,曾17次荣获团、师、兵团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1959年被树为兵团12面红旗之一。1952年,驻疆部队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指战员不但种粮食、还要种树、种棉花、种甜菜等。当时各个生产部队的庄稼地里都出现了病虫害,植保迫在眉睫。部队领导安排战士张世海从事植保工作,张世海是个文盲,不懂植保是干什么的,一问才知道是“灭虫”的。由于没有文化,张世海闹过笑话,也给连队造成过损失。但他刻苦学习,几年后就成为了部队有名的“庄稼医生”。张世海曾17次荣获团、师、兵团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1959年他被兵团树为12面红旗之一。为了植保,张世海夏季几乎天天泡在庄稼地里观察、打药,由于农药对皮肤的腐蚀,他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一只眼也快失明了。有一次连队指导员通知张世海到团部卫生队住院治疗眼睛,当时正是农作物植保的关键时刻,张世海请求过些日子再去住院。指导员说:“你再不住院,眼睛就保不住了,到那时,瞎子怎么搞植保工作。”张世海这才去了。在团卫生队,他见护士将一些小药瓶当做垃圾扔了,就捡回来洗洗放在窗台上。有一天,他约请病友一道去地里捉虫子。由于他的眼病还没治好,看不见虫子,就让病友帮忙捉。不同的虫子放在不同的瓶子里,拿回来观察。医生批评道:“你的眼睛需要好好休息,你这么看虫子对治疗不利。”医生不让他观察虫子,但张世海的脑子还是闲不住,他想,为什么每年将地头地尾、沟渠里的虫卵都消灭了,第二年还有那么多的虫子呢,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得找到虫子的“大本营”才行呀。一天,他躺在病床上,无意间看到一对粉色的蝴蝶飞过来,在窗外翩翩起舞,像是向消灭害虫的专家张世海表演似的,窗外不远处有一棵大榆树。张世海突发奇想:榆树会不会是害虫的“大本营”呢?想到这儿,他翻身下床,跑到那棵榆树下,动作敏捷地爬到树上,伸手拉过一根树枝仔细一看,乖乖,树叶背面是密密麻麻的蚜虫。他恍然大悟,连队的棉花地四周都有防护林,那里应该是蚜虫的“老巢”。张世海再也躺不住了,坚决要求出院,理由是他的眼睛治得好多了,开些药带回去即可。现在连队棉花正是植保的关键时刻,他得回去消灭蚜虫的“老巢”。医生也为他的发现而感到高兴,同意他出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到连队的张世海打了一个漂亮的害虫歼灭战。1965年7月,农八师一四三团虫害严重,师里决定调已有些名气的张世海去治虫,任命他为生产科副科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张世海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个团的57万株树,有11万株树“剃了光头”――被杨柳毒蛾吃光了叶子。治虫如救火,他先以点带面,在一连试点,并亲自作示范,采取“摇、打、刷、扫、捡、烧、喷、灌”的办法消灭杨柳毒蛾。那次,一连消灭杨柳毒蛾305公斤。接着,他迅速推广战法,在全团开展灭虫战斗。后面的两把火分别是消灭了棉铃虫和红蜘蛛。农八师政委来一四三团检查工作,夸奖张世海“三把火烧得好”。由于张世海刻苦学习植保知识,直到50岁才成家。他治虫的名声越来越大,科研院校请他去讲课,聘请他为特约研究员,国外有些专家来信希望与他交流成果。他还当选为石河子农学会理事、自治区植保学会理事、自治区政协委员。1959年,张世海去北京见到了毛主席,还同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合过影。贺龙来新疆考察时,张仲瀚政委指着张世海介绍说:“他也姓张,我这个张不如他这个张。他是兵团大名鼎鼎植保专家。”【手记】敬畏工作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后来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植保专家,这不是神话,而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张世海。张世海事迹最让人感动的是“从文盲成为植保专家”,可以说,对党的忠诚、对职业的敬畏、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领导的关心是老兵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张世海对知识的钻研和对工作的痴迷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当下不少人所缺乏的专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将你从事的职业干出点名堂来,才能让人敬佩。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2025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Java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6.“小房子”展示会教案(2025秋版).doc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重大风险隐患项描述实践指南(【2025】测评报告新增).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册教案.pdf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急性左心衰护理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